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高平市河西镇苏庄村——明清建筑艺术博物馆
高平市河西镇苏庄村——明清建筑艺术博物馆

高平市河西镇苏庄村——明清建筑艺术博物馆

作者:yhttedit   2020-04-17 13:57:52  点击:21

详情

苏庄村,高平河西镇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隐藏着清代晋商家庭特有的生活格调和居住布局。这里依山傍水,地势优越。民居古建星罗棋布,古街老巷旧貌犹存,其中仅清中前期的院落就有近百处。这些民居从建筑工艺到数量均为高平之最。漫步其中,古趣盎然。2010年12月,国家住建部、文物局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相传初有苏姓建庄,故取名为苏庄。只是到明代中叶至清代初年,才有贾、杨两姓迁入,使人口剧增,村落扩大。在苏庄的贾、杨两大家庭中,贾姓迁来最早。根据现存的“贾氏世系图”和“创建宗祠碑”记载:贾氏始祖名贾景通,于明嘉靖年间携家由长治县西迁来,最初从事农耕,后又以经商起家,逐步发迹。清康熙二十三年,贾氏五世孙贾松年中甲子科武举,此后邑庠生、奉直大夫者又不乏其人,成为贾家最鼎盛时期。而贾家当年修建的这些住宅大院,则多为明末清初时的建筑,虽然不少院落已被毁,但多处建筑仍保存相对完好。透过这些古老的建筑,隐约可见贾家昔日的繁荣兴衰和人世间的浮华。

  与贾家相比,杨家则是后来者居上。据杨氏家谱记载:杨家祖居原为高平赵庄村,约在明末清初时,其始祖杨希清才率家族迁至苏庄村。从明末清初至清末民初的300多年中,杨家世代经商,从一开始做日杂、油房、槽房等小买卖,到后来开粮行、丝绸行、办盐务等做大买卖。经商不仅远足豫、鄂两省,而且从高平到湖北的枣阳、襄樊等地,在沿途的重要集镇上,几乎都开有杨家的店铺。从清乾隆初年杨家发迹起,便开始耗资在村中大兴土木,建造宅院。直至清道光年间,杨家先后在苏庄建有大小宅院近百个。这些成群的民居院落和贾家所建的宅院,共同形成了独冠高平的古民居建筑特色,为晋商的辉煌增添了浓郁的文化色彩。

  苏庄村现存的古民居,除部分属于贾家早年的建筑遗存外,绝大多数为杨家在清代所修的宅院。在这些民居建筑中,虽然也有北方标准的四合院和前厅后舍的双进院,但更多的是三进以上的串串院,甚至像杨家最经典的“翠锦堂”大院,内建院落达六个之多,除主体大院和书房院、马房院外,还有占地七亩的大花园。而且这些大院无论何种布局,几乎所有的院落大门均是台基高筑,门面修得高大宽敞。与其说是一组组民居建筑群,不如说是一座座建筑艺术博物馆。这些艺术品从屋檐、墀头、斗拱、雀替到础石、门窗、照壁均是精雕细刻,匠心独运。它充分表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建筑艺术水平,确实是不可多得的民居建筑艺术珍品。

 

相关分类
请在电脑上注册登陆 网址:https://www.zxb2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