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深入推进农村金融供给改革
深入推进农村金融供给改革

深入推进农村金融供给改革

作者:yhttedit   2020-04-17 13:58:42  点击:8

详情

  许伟

ntent >

  我国划时代的改革源于农村,但在改革的大潮中,农村金融改革相对滞后,供给乏力,农村“贷款难、难贷款”已呈常态。我国农村经济正加速发展,深化农村金融改革,优化农村金融供给,尤为重要而紧迫。

  农村金融供给乏力

  我国农村经济正由传统农业进入现代农业,农村金融供给面对新情况,接受新挑战。一是农业产业领域拓展。农业产业已由传统家庭种养业向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产业链延伸,规模化经营发展快。产业形态催生出休闲、观光、旅游、特色等新型业态。二是经营主体多元。在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涌现出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联合体、股份合作等新型经营主体。三是产业发展越升。随着农业现代化、农业规模化、农业工业化、农业国际化、农村城镇化的创新发展,农业产业稳步越升,广大农民正大步迈向小康。但在发展的征程中面临困难与挑战,长期困扰尤为突出的是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由此形成的原因是:

  1.供给风险大。农业产业供给受到自然灾害和市场波动双重压力,风险加大,增加了金融供给风险。

  2.供给成本高。农村金融供给面对千家万户、区域分散、规模微型、业态多样,增加了金融供给成本。

  3.市场风险上升。我国农产品已由供给不足到供需平衡、再到今天的供给结构性剩余,投入增加、成本上升、投资回报走低,农村金融供给面对新挑战。

  4.信用需求存在缺失。在农村存在着农户和企业信用档案不健全,诚信意识不够强的情况。易造成不良贷款,影响金融供给安全,以至金融供给出现被动消极应对。

  5.金融供给乏力。农村金融供给体制机制与农村经济固有特点与发展阶段的变化不相适应。金融有效供给不足,贷款难、难贷款长期存在。

  6.面对新产业、新业态,供给滞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业态的变化,农村已显现出休耕、休闲、观光、健身、度假等新型消费。但面对新产业、新业态的涌现,尚未提供与之相应的金融供给。

  7.土地经营权能未充分实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土地承包权与经营权分置,意义重大。但农村金融供给面对土地经营权这一权能要素缺乏有效实现。

相关分类
请在电脑上注册登陆 网址:https://www.zxb2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