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农村老人居家养老路在何方?
农村老人居家养老路在何方?

农村老人居家养老路在何方?

作者:yhttedit   2020-04-17 14:02:46  点击:8

详情

  养老,是社会焦点话题。城区养老院一床难求、价格高,众所周知。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为老年人提供以解决日常生活困难为主要内容的居家养老,成了农民养老首选。农民居家养老发展现状和未来方向是什么,记者展开了调查采访。

  城区养老,农民可望不可及

  顺义区老年公寓居住着200多位老人,在此安度晚年。“除了还在装修的3号楼,其他楼房都已住满。”顺义区老年公寓相关负责人说。

  顺义老年公寓还与京顺医院、博雅医学健康研究所合作,建立了老年病专科医院,纳入了医保定点,开设了内科、口腔、化验、康复等科室,坐诊的医生都是来自京顺医院、顺义中医院的专业医生。入住老年公寓的老人,能享受到专业的医疗保健服务,并实时报销。

  如此条件优越的城区老年公寓,对于顺义龙湾屯镇丁甲庄村的孟凡华老人来说,有些可望不可及。“我75岁了,儿女在城区上班,本打算到城区找个养老院住,可根本排不上号。”孟凡华说。另外,城区养老院收费高,农村老人负担不起。顺义区老年公寓能自理的老人住多人间,每月要交3200元,农民难以负担。

  据该老年公寓相关负责人介绍,此前公寓里有三分之一的老人来自农村,住上一段时间后,大都又回到了村里。

  居家养老,志愿服务送上门

  昨天,延庆区八达岭镇岔道村陈举老人的家里传出欢声笑语。厚德润妫川志愿队的11位志愿者来到陈举老人家做饭、打扫卫生、陪老人聊天。

  陈举今年90岁,由于腿脚不好坐上了轮椅。老伴已过世多年,膝下没有儿女。陈举告诉记者:“我身体没啥大毛病,就是身边没人照应,平时想找个人聊天都找不到。”

  延庆区民政局推出的“1+1”关爱空巢助老项目解决了陈大爷的困难。项目依靠农民自身力量解决农村养老难题。发动培育有爱心有能力的农民志愿者队伍,就近上门为老人提供理发、保洁、量血压、测血糖等服务。延庆区慈善协会对志愿助老服务实行项目化管理并提供资金支持,为志愿者提供服装、推子、剪子、血压计、音响设备等服务用品,并负担相应费用,保证助老服务持续开展。

  队长高玲俐是岔道村村民:“我几乎天天都来看陈大爷。其实活儿也不多,老人最需要的是陪伴。” 目前“1+1”养老帮扶项目已覆盖全区11个乡镇、72个村,已开展助老服务1.2万余次,受益老人达578人。

  除延庆外,各区根据自身特点均推出了相应居家养老措施。

  路在何方,专业化是方向

  记者调查发现,农村老人居家养老设施和服务人员水平仍存在标准难统一等瓶颈。市老龄办负责人介绍,由于居家养老目前主要是为老人提供日常生活照顾,所以服务人员专业化水平较低。其组织主要是由当地社区或街道的志愿服务队组成。除了一些必要的家政服务培训之外,很少对服务人员进行其他专业培训。

  该负责人表示,未来养老服务应向专业化、职业化的方向发展。除各级财政作为养老服务机构的投入主体外,充分调动民间资本参与养老福利事业,发挥个人和企业的积极性。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以投资、承包、租赁、托管、股份制等形式参与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形成筹资多渠道、投资多元化,促进养老服务事业健康发展。

  本报记者 夏开晗 高晨晨

相关分类
请在电脑上注册登陆 网址:https://www.zxb2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