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9月6日,中国·河西走廊第七届有机葡萄美酒节暨凉州文化论坛新闻发布会在甘肃省兰州市召开。省商务厅副厅长张世恩,武威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柯兵,武威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国斌等出席了此次新闻发布会。甘肃省委宣传部对外推广发布处处长刘伯荣同志主持新闻发布会。
省直相关部门(单位)、武威市节会工作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以及人民日报社甘肃分社(人民网甘肃频道)、新华社甘肃分社(新华网甘肃频道)、光明日报甘肃记者站(光明网甘肃频道)、经济日报甘肃记者站(中国经济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甘肃记者站(央广网)、中央电视台甘肃记者站(央视网)、中国青年报甘肃记者站、中新社甘肃分社(中新网甘肃频道)、华夏酒报、糖烟酒周刊;甘肃日报(每日甘肃网)、甘肃广电总台(丝路明珠网)、甘肃经济日报(甘肃经济网)、中国甘肃网、中国兰州网、兰州晨报(大陇网)、西部商报(西部商报网)、兰州日报社(兰州新闻网)、兰州晚报、华夏文明导报、甘肃酒业、大公文汇传媒西北新闻中心、掌上兰州、爱兰州等媒体记者参加新闻发布会。
张世恩在介绍有关情况时指出,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河西走廊产区强化酿造葡萄基地建设、加强科技支撑,培育产业体系、强化营销推广,有力推动了全省葡萄酒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截止2016年底,全省酿造葡萄种植面积已经达到30.34万亩,占全国种植面积的16%,全省葡萄酒产能达到13万吨,占全国130万吨的10%,葡萄酒销售额达9亿元。全省已拥有莫高、皇台2家上市公司,莫高、紫轩等5家有机认证企业。组织开展营销宣传推介活动,实施促进产区企业“抱团”营销推介等项目,坚持举办好“中国·河西走廊有机葡萄美酒节”,不断提升了河西走廊葡萄酒品牌形象。依托河西走廊丰富的旅游资源,打造各具特色的葡萄酒生态旅游文化,逐步培育了莫高、威龙、紫轩等一批集参观、展览、旅游、品鉴、窖藏、体验为一体的国际酒庄和旅游景点。陆续建成了红桥、天驭、38度等一批小型农场式、小规模、家族式、个性化、特色鲜明的葡萄酒庄。
张世恩指出,举办河西走廊有机葡萄美酒节,是为了弘扬河西走廊葡萄酒的独特历史文化,传播河西走廊葡萄酒有机绿色的地域特色,充分展示河两走廊有机葡萄酒的产业优势、品牌形象和文化底蕴,推进甘肃葡萄酒产业开展国际间、省际间、区域间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提升甘肃葡萄酒产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中国·河西走廊第七届有机葡萄美酒节紧紧围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跨界融合·互利共赢”这一主题,创意谋划了节前、节中、节后三个板块,融合了全球葡萄酒中国鉴评暨“河西走廊杯”国际葡萄酒大赛、凉州文化论坛、葡萄酒展览展销交易会、魅力武威休闲游等10项活动。在内容策划编排和组织衔接落实上主要突出以下五个特点:一是坚持务实,突出活动内容专业性、国际性。精心举办“全球葡萄酒中国鉴评”暨“河西走廊杯”国际葡萄酒大赛。首次采用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葡萄酒专家委员会制定的“全球葡萄酒中国鉴评体系”,征集国内外各产区的葡萄酒同场竞赛,着力提升国际化水平。二是精干高效,注重推介宣传传播度、影响力。结合武威市举办凉州文化论坛,统筹邀请宾客和新闻媒体记者,着力提升邀请嘉宾的质量和层次。三是提升内涵,跨界融合兼顾文化性、观赏性。精心组织实施开幕式暨“河西走廊杯”国际葡萄酒大赛颁奖晚会,编排演出特色文艺节目,着力营造葡萄酒节盛会的浓厚氛围。同时,融入凉州文化论坛等活动,进一步丰富和提升了节会文化内涵。四是搭建平台,增强互动交流鉴赏性、实效性。组织开展葡萄酒展览展销和观摩考察体验活动,引导企业积极开展展销订货、对接洽谈,加快我省葡萄酒品牌外向推广。五是严格规范,策划实施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严格规范工作程序,厉行勤俭节约,高质量、高水准策划组织实施各项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