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走进内蒙边陲小镇 拜访俄罗斯民族之家
走进内蒙边陲小镇 拜访俄罗斯民族之家

走进内蒙边陲小镇 拜访俄罗斯民族之家

作者:yhttedit   2020-04-17 14:07:56  点击:20

详情

额尔古纳河右岸,流传着太多关于民族的传说。额尔古纳河流域是蒙古族的发祥地,是北方狩猎游牧民族的摇篮,蒙、满、鄂温克、鄂伦春等民族世世代代在这里生活。此次的呼伦贝尔之行,踏入布里亚特,感受蒙古人家的热情;探秘敖鲁古雅,触摸鄂温克族的神秘;然后,向着额尔古纳河的方向,抵达恩和、室韦,这两个之前从未听说过的边陲小镇。(@觉非行记)

↑图:觉非行记

俄罗斯民族乡的由来

在《中国尼布楚条约》签订之前,中俄边界地区,尤其是额尔古纳河流域及外兴安岭、贝加尔湖一带没有明确的分界线,中俄双方边民可以自由往来。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规定,额尔古纳河作为中俄两国界河,右岸属中国,左岸属俄国,“除从前一切旧事不议外,中国现有之俄罗斯人,及俄罗斯国现有中国之人,免其相互索还,著即存留。”这些在《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时便定居下来的俄罗斯居民,以及此后越境而来的俄罗斯居民,成为中国俄罗斯族最早的祖先。1954年,俄罗斯族正式确认,成为中国民族中年轻的一员。如今,他们大部分定居在额尔古纳市的边陲小镇,恩和、室韦,也由此,成为额尔古纳河右岸的俄罗斯族民族乡。(@觉非行记)

↑图:墨香诗韵

恩和俄罗斯民族乡

驱车从额尔古纳向北行驶差不多两个多小时就来到了恩和俄罗斯民族乡,它位于额尔古纳市额尔古纳河以东,大兴安岭以西的中俄边境线上,是中国俄罗斯族和华俄后裔为主体的聚集地,这里充满了自然美景和异域风情,入口处的建筑大门就是一个很好的标志。(@墨香诗韵)

↑图:觉非行记

行走在零下30℃的街道上,没有叩门,不知道紧闭的木刻楞的房子里是怎样的生活,只是静静的,感受着这个边陲小镇,这个俄罗斯族民族乡的寒冬。奶牛从街道走过,羊群在羊圈里抱团取暖,小狗在冰雪中遥望,村庄静谧安然。若不是刺骨的寒冷,我可以就这样,在村里漫步一整天。(@觉非行记)

↑图:墨香诗韵

这里每年的夏天到秋天是旅游旺季,加上每年这里都会有集市,所以这里很多住户都将自己的房屋修建成类似家庭宾馆之类的。不过对于我来说,如果夏天来到这里我一定会选择这样的住宿地,不但充满了温馨感,而且还有异域家的感觉。(@墨香诗韵)

↑图:不旅不婷

室韦俄罗斯民族乡

站在河边,对岸的俄罗斯村庄和山岭清晰可见。室韦俄罗斯族民族乡是蒙古族发祥地,现保存有大小城遗址10余座。作为我国唯一的俄罗斯民族乡,是以我国俄罗斯族和华俄后裔为主体的聚集地,高鼻梁、蓝眼睛、黄头发,有着明显欧洲人特征的俄罗斯族人随处可见。他们大多是前苏联十月革命前后来到中国的俄罗斯人,老一代人精通俄语,大部分仍保留着传统的俄罗斯文化和生活习俗。(@不旅不婷)

↑图:不旅不婷

室韦在2005年被cctv评为“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之一,入选的理由有两个,一个是这里是蒙古族的发祥地,另一个是就是这里是我国唯一的俄罗斯族民族乡。

特色的木刻楞房子

↑图:墨香诗韵

↑图:觉非行记

俄罗斯族民族乡很多当地人居住的房子被称为“木刻楞”,其实这个词语源于俄语发音。这里砖瓦结构的房子根本抵挡不了冬天的严寒,而其构造上的特点使得它不但结实,而且冬暖夏凉,所以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基本家家户户都是这样修建的房屋。(@墨香诗韵)

↑图:不旅不婷

温暖的木刻楞房子,现在是华俄后裔的繁衍之地,被称之为彩色立体雕塑。主要是用木头和手斧刻出来的,有楞有角,非常规范和整齐,所以人们就叫它木刻楞房。传统方法是要垫苔藓。苔藓垫在中间,好处在不透风。所以这童话般漂亮的小屋不仅美观,还很考究,闪耀着当地人的智慧。(@不旅不婷)

↑图:志远天下行

拜访俄罗斯民族之家

在这里不可错过的体验是“俄罗斯民族之家”家庭游,可以吃到正宗的列巴,主人还会热情地教你同他们一起打列巴,品尝主人自己腌制的俄罗斯酸黄瓜,鱼子酱、自酿的红豆酒,洗俄罗斯式桑拿,真正体验俄罗斯传统的家庭生活习惯。(@不旅不婷)

↑图:志远天下行

在室韦,我们参观第三代俄罗斯族人家的异域风情,如今,这里几乎家家户户搞起了旅游接待,即使是寒冷的冬天,也会有慕名而来的游客,让这座小城充满生气。(@志远天下行)

↑图:志远天下行

↑图:志远天下行

夏天、秋天主人还会带着你一起上山采摘野果、蘑菇,到河边钓鱼,如果遇到俄罗斯传统的巴斯克节,游客可以和当地俄罗斯人一起拉着手风琴,唱起“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红莓花儿开”等歌曲,跳起欢快的俄罗斯舞蹈。是不是有点跃跃欲试啦?快点来吧。


相关分类
请在电脑上注册登陆 网址:https://www.zxb2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