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以家风淳乡风 永川“民间力量”成乡村治理新思路
以家风淳乡风 永川“民间力量”成乡村治理新思路

以家风淳乡风 永川“民间力量”成乡村治理新思路

作者:yhttedit   2021-08-04 17:48:13  点击:14

详情

  新华网重庆3月21日电(欧阳虹云)在永川何埂镇仓宝村,“苏源”已悄然成为家风传承和文化教育之地。每逢春节、清明,寒暑假,“新乡贤”苏祖才在这里开课。

  近年来,重庆市永川区抓住农村这个薄弱环节,以创建文明家庭为乡风文明建设“细胞工程”。大力弘扬乡贤文化,建设运行乡贤评理堂,找到一支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重要“民间力量”。

  73岁的苏祖才便是这股力量之一。由基层群众通过“七步评选法”评选出的这位“新乡贤”,在2021年给仓宝村带来了改变。

  苏祖才回想刚退休回乡的几年里,“只认金钱不认感情,邻里和亲人关系不太好,对入驻的企业有敲一棒的想法”等现象在农村较为普遍,严重影响了民风,制约了一方发展。

  2021年,苏祖才的“苏源”成为了何埂镇首批试建的6个乡贤评理堂之一。借着这个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化解群众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载体,他在每年春节村民出门务工前举办有针对性的法制宣传和家风教育;在建军节举行了退役军人座谈会,为大家“讲家风”同时提供免费午餐;他还到就近就业的乡亲家里摆”龙门阵”……

  一年来,苏祖才走进乡亲家里讲孝老爱亲、兄弟情深、讲“远亲不如近邻”20多次;帮助乡亲“解疙瘩”10多个。如今仓宝村的家风已经慢慢变化。

  好家风是传家宝,乡贤文化也应代代相传。谈到从事乡村公益事业的初衷时,苏祖才说“忠孝诚信、仁义道德”是苏家祖训,他乐意为当地百姓做实事、办好事。“苏源”便是2014年他用养老钱在自家老屋旧址上修建起来。

  上个世纪80年代,他又把“文明勤奋、求实创新”增添为家风用来教育子女。近年来,苏祖才又把“见贤思齐、诚信重义、崇德尚法、爱国爱家”作为家庭美德教育的内容。在“苏源”开设了梦想课堂,为寒暑假放假在家的孩子们及何埂中学、聚美小学、重庆文理学院学生们宣讲家庭美德。用苏祖才的话说“现在的孩子独生子女多,缺感恩情怀,需要家风教育。”

  苏祖才只是永川一千多个“新乡贤”的缩影。临江镇的陈久述,半年时间成功调解各类纠纷90余起,作为派出所协勤,他两度被永川区公安局评为先进个人;获得过永川区“十佳”人民调解员。他还给每次纠纷写了打油诗,如此生动的“家风教育”让人记忆深刻;黄泽兵先后荣获“永川好人”及“感动永川十大人物”荣誉称号,是村民们称颂的道德典范,更是农业机械专家、种粮能手、致富带头人。

  据悉,永川目前共有108个乡贤评理堂,已经实现乡镇全覆盖,去年总共处理500多件乡村纠纷。永川通过乡贤评理堂的建设运行,探索出了一条“以人评理、以事明理、以理服人”的乡村治理新思路,使乡贤评理堂“评”出了好家风。



附件:

相关分类
请在电脑上注册登陆 网址:https://www.zxb2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