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对于加州伯克利大学大二学生郭梦龙(Menglong Guo)而言,5 月 31 日是特别的一天。当天早上,他作为第一作者即将在「Grippers and Other End-Effectors」上进行 ICRA 2017 的 workshop 分享。
随着五月的尾声到来,ICRA 2017 的 workshop/tutorial 环节已经进入第三天,在穿插主题演讲的同时,依然有数十个细分领域的学术分享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前两天和郭梦龙交流时,他也表示议程非常多,是一个了解和学习的好机会。而今天的他,即将作为别人口中的「分享者」,又会是怎样的一种体验呢?
当雷锋网 AI 科技评论来到现场时,身着一身西装的郭梦龙正在调试展示所用的 PPT。当笔者问起他是否紧张时,他有点羞涩地回答「有一点儿」。
由于时间紧凑,为了加快进度,现场的展示分为两个讲台,在第一位讲者在台上进行演讲时,下一位讲者就会呆在另一边的讲台上提前准备。
郭梦龙正在台上聆听上一位讲者的分享
郭梦龙从小在加拿大和美国长大,因此先前和雷锋网 AI 科技评论交流的时候,他的普通话说得并不标准,但在 workshop 的时候,他用非常流利的英语充满自信地分享了他所做的研究工作——《基于鲁棒抓取的平行机械爪尖设计》。
目前平行机械爪被认为是比较常用的一种设计方案,比起五指机械爪所涉及的复杂算法,只有两个呈平行状态的「手指」便成了郭梦龙团队所研究的主要方向。
团队从全球 3D 设计与工程软件巨头欧特克开发的 3D 设计平台 Dreamcatcher 中获得灵感,这一平台能够基于输入的相关参数自动提出设计方案。
他们的目标工作主要是实现三个方面:
首先是快速成型,因此他们采用了 3D 打印作为载体,以硅胶和塑料作为原料,这样一来可以大量减少成本;
其次是自主抓取,能满足「抓取」和「晃动不掉落」两个要求;
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