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日益成熟,如今已经很少有领域能像共享单车这样,在短时间里清晰明显地看出沉浮了。从2015年暂露头角,2016年爆火引发各方资本拥入,2021年开始萧条,甚至出现了行业“大清洗”,大量顺水摸鱼蹭热度、规模体量扩充不及时的企业先后宣布停服、倒闭,甚至还牵扯出共享单车公司卷押金跑路等恶劣事件。
转眼间到了2021年,整个行业的焦点聚集则在目前三个领先者,摩拜、ofo以及后起之秀哈罗单车身上。
如今,摩拜单车已经被美团点评全资收购;哈罗单车被蚂蚁金服接连注资之后,创始人杨磊也是志得意满;而ofo这边却因为戴威坚持“保持独立运营”,惹得不断有传言称其“要黄了”。共享单车当下发展的情况究竟如何?现在遇到的问题又是哪些?抱着这些疑问,我们三易生活开展了多方考证,并对这三家主流的共享单车企业进行采访,以探寻这一领域的现状。
[气温降到零下,就是行业的寒冬]
2021年的冬天,对于共享单车来说不仅仅是气候上的寒冷,还有整体DAU等数据的停滞。对于长期暴露在露天环境的共享单车而言,季节、气候,都是影响用户使用频率的重要因素,在晴空中还是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在雨雪天气里就会变成城市中新的“路障”。
“冬天算是整个共享单车行业的”淡季”,对于骑行量的减少是受天气的自然影响而减少”,哈罗单车武汉城市经理张富彬强调到,“不是只针对哪一家品牌,就感觉像冰淇淋冬季售卖不如夏季的理论一样”。
另一边,摩拜以及ofo的相关负责人也坦诚,“共享单车行业受气候和季节的影响比较大,春夏季节是骑行高峰期,冬季是骑行淡季”。
但是随着气候的回暖,共享单车也正在重新焕发生机。
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