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印象中很少有企业合作,会像20号这天阿里与百联宣布合作一样。
一方面整个合作极端神秘,媒体和自媒体事前都只能捕风捉影,直到当天才知道阿里的最终合作者是谁;另一方面这场合作又极为公开,因为在整个马云提出“五新”、阿里致力于新零售之后,阿里与一家零售业巨头达成深度战略合作就是板上钉钉的必然。
为什么会如此?
因为在我看来,阿里正在尝试一场十分宏大的实验。而这场实验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在实验室里完成的,必须要上战场!要用真刀真枪真金白银检验出来真伪。这就需要一个最合适、各方面优势俱佳,并且全然认同这场实验的企业来作为合作伙伴。
这样的伙伴不好找,而这场实验的价值更是绝对重要,必须高度保密。
在谜底揭开之际,我们不妨来回顾一下新零售的内在逻辑,希望能从中让诸位明白我为什么认定这场新零售元年之战是一场宏大叙事下的商业价值实验。
第一个逻辑,要从经济体为何要分为虚实说起?
【一场小实验:经济体为何要分虚实?】
我们说经济体分为实体经济、虚拟经济,是因为互联网作为一种工具,确实极大强度改写了商业与经济的基本面。传统依靠线下零售与集散体系支撑的经济模式,在增长速度相对放缓之下,又注视着互联网经济模式的超高速增长,自然会在媒体和社会舆论的催化下产生诸多怀疑。
事实上,这种情况不仅在中国,放眼世界无不如此。因此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就经常被人为的对立起来。
但不妨把眼光放长远一些。回去看看商业更古老的未来。在铁路这种形态出现之后,人类的贸易距离、经济往来频次都被高强度转化了。当时也出现了众多对铁路影响经济体,尤其是影响农业与手工业经济的言论。然而现在我们身边会有铁路经济和非铁路经济之争吗?同样的道理,也出现在电话通讯、银行金融、航空航天以及全球化上,很多技术都让经济出现了分水岭,但是这种界限又很快被同化了。为什么?因为人类只有一种经济:那就是利用技术提高效率,达成利益最大化,建立用户口碑的经济。
时间来到20世纪20年代,如果还有人在欧洲坚持用马车运送大额货物,不会有人说他保护了非铁路经济的尊严和命脉,而会简单的说他蠢….时间来到21世纪的20年代,相信同样的情况会出现在那些死活不肯利用互联网工具的人们身上。
所以从来都没有什么虚实经济之争,只有一种工具取代另一种工具的人类经济迭代。但是迭代从创生到实践再到彻底颠覆,是需要人来完成的。而最好的完成方式绝不是暴力推翻,而是合作与示范。这就是阿里与百联所达成合作的价值:一场关乎工具迭代的实验。
用互联网工具,甚至更进一步说是大数据、互联网商业通道、电子金融服务、物流体系、万物互联网共同打开的打包式工具升级,是这场跨越式合作的真正意义。它检验的是互联网价值与传统零售行业在合作深度与多元化上能达到的机制。这或许会成为一个标杆,定义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的诸多商业规则。阿里与百联的合作一下涉及全业态整合、会员体系打通、技术研发、供应链整合、金融与物流合作六个方面,足可见这场实验的坚决。而马云的新零售元年野望,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为我们回答为什么一定是百联,一定是上海。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