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2021年6月12日,南都-京东消费研究所正式发布 《2017美妆消费报告》,通过大数据对行业发展大势、潮流风向、用户画像等进行多层次解读,深刻洞察了中国化妆品渠道、品类、潮流趋势及用户变化。
报告显示,年轻用户和小城镇消费增速领跑,小城镇居民是继城市白领、高校师生之后第三大“潮流”人群。小城镇居民受到影视剧和电视节目等潮流趋势的渗透,加上移动端弥补了当地信息基础设备的不足,网购潮流趋势的地域消费差异正在缩小。
小城镇“颜值消费”领跑全国
如果说,进口美妆个护产品2016年在线上渠道爆发,是消费升级的一种体现,那么,小城镇对“颜值消费”的高速成长,则说明国人美妆个护的消费升级早已不再局限于一二线大城市。
各线级地区消费额增长指数显示,2016年五线地区“外貌消费”消费额同比增长指数最高,达到203%,六线地区以及四线地区同比增长指数也分别高达186%和160%,相比之下,一线地区、二线地区和三线地区2016年消费额同比虽然也保持了较快增长,但增长指数分别只有100%、118%和139%。
而上述变化的出现,除了受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生活水平的提高的影响外,物流覆盖的进一步优化,也是一个重要“推手”。
众所周知,物流是网购体验的一项重要指标。截至目前,京东超过85%的中小订单在大陆地区可以实现当日达和次日达配送,其中,“京准达”向客户提供精准的预计送达时间点,已经覆盖全国70%的城市,在“快”和“准”的双重标准上树立了行业标杆。
一二线城市用户最“讲究”,小城镇用户爱敷面
数据显示,一二线城市用户最“讲究”,处于品味消费阶段,香水、乳液面霜、洁面花费占比高于其他地区;五六线城市用户处于精致进阶阶段,底妆、面膜花费占比高于其他地区。
作为妆容的点睛之笔,唇色也在随着流行趋势的变化而不断丰富。按消费金额占比,2016年,大红成为最流行色。而其中,北京、广州、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对潮流唇色最为敏感。
值得关注的是,明星的号召力在唇膏这个品类可见一斑。雅诗兰黛“桃花”唇膏和兰芝双色立体唇膏的热销,分别得益于《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太阳的后裔》明星网红剧的热播。
具体到人群,高校师生和城市白领对明星款唇膏潮流的反应最快。另外,由于小城镇居民同样受到影视剧和电视节目等潮流趋势的渗透,外加移动端弥补了当地信息基础设备的不足,网购潮流趋势的地域消费差异正在缩小。
同时,地域消费数据显示,浙闽渝吉辽藏滇及内蒙护肤消费增速排名高于彩妆,更重“自然之美”;津冀青黑赣桂彩妆消费增速排名高于护肤,更重“精致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