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下回看到推荐”17款脑洞大开”“实用的令人惊艳”的应用,你还是会去下载的对吧?
根据尼尔森的数据,三年内我们每月花在手机应用上的时间上涨了一倍多,从 18 小时到超过 37 小时。
这事没人会感到奇怪。现在手机应用多到爆炸,功能覆盖面也变大了,从买东西到记录大姨妈周期,应有尽有。谁手里还没攒个把应用呢?
但有数据表明,多花掉的时间似乎并没有用在更多的应用上,你最常用的只有二十来个,其他的都是浮云。最惨的那种,这辈子可能只被打开过一次。Localytics 发布的 APP 用户使用习惯报告说,今年,你手机里难逃“一次性使用”命运的应用达到了四分之一。
根据经验,那些“一次性”应用的使用场景可能是这样的:安装完成以后你问我要不要打开看一下,手滑点进去之后发现“哦这果然不是我想要的”,然后删掉或者等更新系统空间不够时删掉。也有点进去以后觉得“超好用啊等有空我再好好研究一下”,然后就此相忘于江湖的那种。
日常使用的应用列表很容易列出来,比如自拍用的相机、修自拍用的美图,和晒自拍用的微信微博等等。但有可能遭遇手机一日游的应用都长啥样呢?
本报「好奇心研究所」此前做了一次“你都下过哪些’一次性’应用”的投票,我们收获了共 7875 次表态,投票结果分布如下:
让我们稍加整理一下,那么就是这样:
自欺欺人类(%)
怀着雄心壮志下载的外语学习软件:%
好像下载后就能变成高效的清单日程类应用:%
为了持有人鱼线下载的健身小助手应用:%
趋利避害类(%)
据说可以领优惠领完就 Say Bye 的消费应用:%
玩到一半就要内购解锁的游戏:%
多此一举类(%)
为了看某部剧下的视频应用:%
为了获得特别的P图技巧下了好多修图软件:%
各种被安利据说超有用的催眠软件:%
客观制约类(%)
其实还挺好用但后来就不能用了的社交软件:%
出国玩耍下载的翻译、地图应用:%
所以说,很多时候不是应用不给力,而是人类始乱终弃。“自欺欺人”类中,不乏功能强大UI美貌的应用,但却因为人们难以坚持而被打入冷宫。不过用互联网思维翻译一下也可能是,你们这些产品啊,还不行,没有给人们创造强需求嘛。
说了那么多,但下回看到推荐”17款脑洞大开”“实用到令人惊艳”的应用,你还是会去下载的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