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继百思买之后,美国又一连锁巨头家得宝,日前宣布关闭在华最后7家门店,全线退出中国市场。
作为美国仅次于沃尔玛的第二大零售商、全球最大的家居建材超市,家得宝早在2002年就开始涉足中国市场,然而,在中国耕耘十几年,却一直呈现倒退的发展趋势。近年来,它不但没有开出一家新门店,反而在不断地收缩关店。自2009年起,家得宝先后宣布关闭青岛、沈阳、北京等5家门店,仅存天津、西安、郑州等7家门店。在此期间,家得宝中国换了3任总裁也未能挽住颓势。
无独有偶,同为外资零售企业的沃尔玛也于近日宣布放缓在华开店速度,家乐福、乐购更一再传出将被本土零售企业收购的谣言,加之百思买在中国的失利……
水土不服?
外资零售企业集体在华频频受困。原因何在?是销售模式不适合中国的市场环境?还是本土销售商竞争力太强?抑或是销售增长赶不上成本增长?销售领域资深研究专家秦朝铜对此表示,一方面,受经济放缓影响,房地产行业的下滑拖累了整个家居建材行业;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正确分析与评估单店经营模式,加之以美国经验与模式操作中国市场,造成水土不服,致使连年亏损。从行业层面来看,受到电子商务、专卖店以及新生渠道的冲击,传统大卖场业态已经无法满足消费者日益多变的购物需求。
秦朝铜认为,家得宝发展中国市场,本身的客户群已经改变,继续遵循美国的市场模式注定了它的失败。 “这也是为什么肯德基(微博)针对不同位置的门店要采取不同的价格策略,为什么不是全国统一价,为什么不同地区门店的产品配送与产品组合是不同的原因。”
家得宝在中国的发展几乎是照搬“美国超市模式”,即自己动手DIY,“这在中国明显不适用,因为国外人力成本高,装修多为DIY并享受其中的乐趣,但国内消费者更习惯请装修队,也喜欢在建材市场淘货。”蓝景丽家总经理尹勃对记者分析,建材超市人工成本、土地成本远远高于传统市场,大笔运营成本加在价格上,使得产品价格居高不下,完全达不到超市“低价销售”的优势。“一个联网用的插口在外面买还不到10元,但在家得宝,一样的东西则要70多元。 ”
东易日盛装饰集团董事长陈辉在微博上表示,供货商、消费者和员工都是本地的,在经营过程中不能完全照搬国外模式。“不入乡随俗不行,家得宝还是应该多在管理上想办法。 ”
此外,有消息称,财务状况是导致家得宝关店的关键因素。据透露,家得宝在中国的经营一直很不景气,平均每家店1亿元的销售额已成奢望。此外,家得宝的店面少,品牌打得也不够响,很多人并不知道它的存在,致使它一直处于边缘化。
当然,受房地产市场的拖累也是不可忽视的一大原因。中国建材流通协会披露的数据显示,全国规模以上建材家居卖场销售额1—6月累计为5539亿元,同比下滑%,为五年来的首次下滑。该协会会长孟国强称,目前各大建材家居卖场出租率开始下降,新建建材家居卖场招商也遇到困难。前几年各卖场都有盲目扩张的现象,导致厂家供货压力加大,行业恶性竞争严重。
转型电商待考
“家得宝要将公司的业务重点转向零售店和网上销售。 ”家得宝中国新闻发言人栾晓菲表示,家得宝目前正与中国多家电子商务网站洽谈合作事宜。
对此,业内专家普遍认为,在目前环境下,家得宝转型做电商并非易事。 “现在才做电子商务确实晚了一点,传统业态整合供应链资源以及熟悉互联网,都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华强北在线副总裁龚文祥对记者表示。
据本报记者了解,目前很多网上商城如淘宝网、当当网、京东商城等都开设了家居家装频道,其中已有近100个传统高端家具品牌企业进驻家装馆。而从2011年年底开始,国内家居卖场也加快了探索电商的步伐。月星家居旗下的月星百舍家居于2011年10月上线。 2012年有蓝景丽家旗下的蓝景商城、吉盛伟邦旗下的好易达家居、红星美凯龙旗下的红美商城、金海马家居网上商城分别开设或改版了其网购商城。
“十家企业做电商,九家都失败”在电商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家得宝在此时进入无疑存在风险。
虽然对家居卖场而言,线上销售的优势很明显,即能够通过有效降低经营成本而降低售价。但是,网络销售先天具有劣势,目前家居网店最大的优势还是低价折扣,但正因低价往往会直接冲击家居企业原有的实体店销售渠道。
对此,美乐乐家具网CEO高扬表示,目前,电商不会完全取代实体店,实体店的存在会让消费者有更多的购物选择。这样发展下去,电商很快就会饱和。因此,结合自身优势,量体裁衣地发展才是可持续发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