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2016年以来,金融科技成为新的热潮,无论是传统金融机构还是互联网金融企业,纷纷宣布转型金融科技企业,然而,绝大多数企业的转型都停留在了口号中。原因无他,作为高度知识密集化的业务类型,金融科技的发展离不开一大批复合型人才的智力支持,而国内既懂金融、又懂科技的人才并不多见。没有人才,什么都是空谈。
而百度金融已经率先发力,开始着手把复合型人才培养付诸实践。2016年12月14日,值百度金融一周年之际,百度高调宣布成立百度金融学院,意在培养一支既懂金融、又懂技术的金融科技人才队伍,为百度发力金融科技蓄力。
问题来了,对于在互联网金融的新晋者百度金融而言,百度金融学院会成为助力其在下半场竞争中突围而出的神来之笔吗?
百度是技术咖,在侧重科技的金融领域潜力很大
在BAT三巨头中,百度以技术见长,所以,当百度高级副总裁朱光在9月1日的百度世界大会上宣布百度金融致力于成为一家真正意义的金融科技公司时,市场并未感到诧异,因为至少在金融科技的底层技术探索上,百度的确有着丰富的技术积淀。
近年来金融科技之所以兴起,云计算、大数据、生物识别、机器学习等技术的进步是核心驱动因素之一,而这些底层技术,恰恰是百度的强项。百度在全球拥有上万人的研发队伍,在以百度大脑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上均有出色的表现。有了基础技术的支撑,向金融科技等应用层面延伸并非难事。举例来讲,百度的语音识别技术在安静环境下识别率接近97%,车载环境下也达到92%,为声纹支付等新的支付工具创新奠定基础;而百度的世界首例在线手写签名认证,拒伪率高于91%,可以作为辅助手段有效增强反欺诈水平等。受益于雄厚的技术积淀,百度金融在侧重技术的领域具有很大的潜力,百度金融确立的“身份识别认证”、“大数据风控”、“智能投顾”、“量化投资”、“金融云”、“智能获客”等六大金融科技发展方向均属此类应用。
以智能投顾为例简要解释一下。百度是国人信息搜索的主要入口,掌握着最为齐备的财经信息和股民情绪数据,百度推出的“百度股市通”就是利用热搜指数来反映股民情绪变化进而揭示市场走势的工具,受到了很多投资者的追捧。从金融科技的角度看,百度股市通这款产品还只是小试牛刀,今年9月份,百度金融宣布与易方达基金展开战略合作,共同探索人工智能及机器学习技术在资产管理领域中投资决策、资产管理、交易技术等多方面的前沿应用,在数据和科技的充分发掘和应用中迈出了重要一步。讲真,在国内一众金融科技企业中,这件事情也许只有百度金融能做好。
作为新晋者,百度在更偏重业务层面的金融领域仍有差距
无论是定位于互联网金融企业还是金融科技企业,互联网或者科技本身都不是目的,终究要回到金融业务上来。在支付、理财和消费金融三大核心业务中,作为新晋者,百度金融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与百度在互联网领域的地位相比,不得不承认还有差距。
作为底层工具和基础设施,支付负责账户体系的搭建,消费金融和理财业务基本都是基于支付账户体系开展,支付业务的用户数量和活跃度可以综合反映一家互联网金融集团的综合实力。
百度2016年三季报数据显示,百度钱包激活账户数同比增长99%,累计超过9000万人。对一般的互联网金融集团而言,9000万的激活用户已然不少,但考虑到手机百度亿月活跃用户数量,9000万却真心不多。同时考虑到线下扫码已经形成微信和支付宝的双寡头格局,线上优质场景也基本被巨头瓜分殆尽,百度钱包突围难度不小。
主流的观点认为,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强在场景。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分别依托于国内最大的电商平台和社交平台而崛起,场景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把主要原因归结于场景又言过其实了,对支付宝和微信支付而言,淘宝和微信等场景的核心作用在于庞大用户基础的构建,其胜出的真正原因不在场景,而在产品和产品背后的人才。
在2013年互联网金融腾飞的前夜,支付宝凭借淘宝获得了巨大的用户基础,然后凭借余额宝实现腾飞,余额宝作为理财产品,本身不隶属于任何一种场景;2014年春节前后,基于微信庞大的用户基础,微信支付凭借红包工具实现突围,红包工具也并非只有基于微信的场景才能做。早在2013年底,百度已经拥有了14个活跃用户过亿的APP,用户基础是不缺的,缺的只是一款类似余额宝和新年红包的创新性产品。若把时光倒回到2013年行业起飞之前,就会更加清晰地发现,蚂蚁金服和微信支付腾飞的根本原因不在场景,而是兼具互联网和金融特征的划时代性产品的诞生,而产品的背后则是复合型人才、是关键的领军人物。
当前,互联网金融行业已经步入动力转换期,开始由2013年以来的渠道驱动向科技驱动转变,行业步入下半场。作为最具科技实力的公司,如何凭借深厚的科技积淀在行业下半场率先突围应当是百度金融最关切的课题。从百度高调成立金融学院一事来看,也许百度已经找到了破局的关键点:复合型人才培养。
在互联网渠道驱动时代,互联网金融由一批既懂互联网、又懂金融的人才所推动,反过来也培养了一大批这样的人才。金融与互联网的复合并不太难,通常一个聪明、勤奋的传统金融人士通过模仿、实践可以在短期内迅速掌握互联网的经营精髓,相对而言,金融与科技的复合则要困难得多,让一个金融人士具备科技思维或让科技人士对金融有系统而深刻的认识都非易事,此时引入系统、专业的学院式教育就显得尤为必要。
作为国内首个由企业发起的“金融科技”学院,百度金融学院以“融道汇智,边战边学”为校训,目标是要培养出10个互金领域独当一面的领军人物、100个既懂金融又懂管理的专业经理、储备上千个技术过硬的金融科技专业人才。据悉,百度金融学院将汇集国内学院派名师巨擘、一线操盘干将和业界大佬等顶级老师队伍,开发“融英”、“融智”、“融道”三类课程,确保参训人员既便从0起步,也能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复合型人才。
人才是行业竞争之本,金融科技更是具有高度的知识密集特征,若百度金融学院果真能为百度培育一批优秀的复合型人才,那百度金融在互联网金融的下半场发力甚至反超就不会是一句空话。不仅如此,在畅通的人才流动机制下,百度金融学院自我培养的同时又何尝不是为行业输出人才,若百度金融学院成功探索出一条“产、学、研”结合的高端金融科技人才培养机制,对整个金融科技的发展大有裨益,届时给其送上一顶金融科技界“黄埔军校”的名头恐怕亦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