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今年夏天我们注定要给它加上一个“微单/单电”的标签,因为松下、奥巴、索尼就像约好了一样,都集中在6、7这两个月发布它们的新机。在熬过了日本大地震的阴霾之后,最近渐有复苏态势的日本相机工业,开始在2011年后程发力了。松下DMC-G3在5月中下旬发布,不过迟迟没有登陆市场,我们也是在第一时间拿到了这台“传说”中的单电相机,接下来,就让我们看一下它的实际表现吧。
近年,微4/3系统遇到的一个比较大的难题,就是它很难在保证画质的情况下大幅度提升像素。而松下G3相对于上一代旗舰G2有着约400万像素 的优势——达到了1600万像素。同样尺寸的Live MOS增添了额外三分之一的像素后,松下G3能否在噪点控制上维持甚至超过以往机型?很多人都持怀疑态度。这也是本篇评测的一大看点!
松下G3同时拥有红色和白色款机身
除此之外,G3在对焦上也保持了松下单电相机一贯的优势,在搭载了14-140mm镜头的时候,厂商宣称能够实现秒对焦,这对于习惯了单 反相机快速反应的用户来说是个不小的诱惑。并且,为了更好的测试相机,我们还找来了一枚顶级的定焦镜头助阵——这就是徕卡25mm/。想必看过它 样张的朋友都对这颗镜头充满了无限的期待。到底25mm/是否称得上徕卡的金字招牌?稍后我们即知!
在对松下G3各项测试开始前,我们还是照例从单电相机最大卖点——外观说起。
整体外观:依旧“小单反”样子
刚拿到松下G3的时候,给笔者感受可能不是它的外观要比G2小多少。反而是这台相机重新设计的握柄,给人更为眼前一亮的感觉。圆润的外观外加圆滑过渡的手柄设计,可以给玩家提供良好的握持手感。
松下G3机身外观
松下G3机身外观
不过我们看到,G3比起G2的外形设计来看。该机取消了原本在EVF边框上的红外感应装置。因此,对于从G1、G2这一系列相机一路升级过来的玩家,应该会感到有些别扭的感觉。不过对于新用户来说,这倒不是什么大问题,只是偶尔会费一点事。
松下G3机身外观后背 EVF取消了红外触发装置 改由手动调节
松下G3机身外观 翻转屏设计
此次G3依旧沿用了46万像素3英寸触摸屏设计,点触快门功能依旧可以带给玩家带来超爽的体验感受。同时G3的UI设计也比较友好,初级玩家使用不会有太多难点。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