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三农B2B网讯 面对粮田抛荒的困境,湖南桃源县探索出一条“土地托管”的新路,解决了谁来种地的问题。土地托管模式采取合作社的方式,农民以农机或现金方式入股,组成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专业合作社,成为合作社的股东,把自家土地托管给合作社的农民是合作社社员。合作社采取统一购种、统一育秧、统一施肥、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收割、统一收购的方式,为入社的农户提供从产到销的全程专业服务。社员与合作社签订托管协议,社员每年都可以从合作社得到不少于保底收益的收入,增加收益中的20%归社员平均分配,其余80%归合作社股东。这样,合作社的种植成本下降20%,粮食产量可以增加10%以上。
三农B2B网配图
农民进城、土地撂荒似乎无可阻挡。我们曾经赖以生存的土地好像一夜间被丢弃。许多地方是空空的村落、安静的田地,谁来种粮是许多地方农业面临的巨大难题。
“土地托管”的模式显示了三方面的优势。一是这种模式不改变土地经营权,减少了农户进行土地流转的顾虑;二是通过托管把一家一户分散的土地集中到了合作社,实现了土地的规模化经营,促使了种植结构的调整和机械化的耕作;三是节约了投入成本,增加了农民收入。据悉,目前这一正在桃源县推行的土地托管模式不仅能有效避免土地抛荒,还解决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缺乏投入主体的尴尬局面,从根本上保障了粮食的高产稳产,也闯出了一条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多方共赢的新路子。
在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如何维护农民土地权益,确保农民“失地不失利”不仅仅是一个利益问题,还涉及到一个社会公平的问题。对于农民来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土地依然是他们的身家性命,土地托管这种模式起码在保障农民长远生计方面保了一个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