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三百余万农民享受培训阳光
三百余万农民享受培训阳光

三百余万农民享受培训阳光

作者:yhttedit   2020-04-17 13:44:13  点击:15

详情

  三农B2B网讯 江苏省丰县有个女能人叫陈翠玲。2009年,陈翠玲流转了村里的500亩土地,成立了天乐蔬菜专业合作社,搞起了订单农业。第一年,合作社就赚了70万元。如今,她的订单农业越做越大,蔬果远销上海、北京等地。

  谈起自己的致富经,陈翠玲快人快语:“原来我在北京打工,漂泊了十多年。后来,我偶然参加了阳光工程创业培训,正是这次培训,为我打开了致富的大门。”

  像陈翠玲这样,全国通过阳光工程培训返乡创业的农民越来越多。

  近年来,阳光工程农村劳动力培训根据农村发展形势调整转型,从原本培训“走出去”的农民,向培育“留下来”的新型职业农民转变。2012年,阳光工程在资金、内容、对象、模式等方面产生了新的变化,不仅在保障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九连增”、农民收入实现“九连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让全国2160个县(区、市)的366万名农民享受到了培训的阳光,更是带动了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的兴起,使他们成为了现代农业发展的生力军。

  第一变:培训补助全面提高,资金监管力度更大

  “与往年相比,2012年阳光工程培训的一大特点,就是培训资金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培训补助标准有所提高。”农业部科技教育司教育处处长邹萍介绍,2012年中央财政安排给阳光工程资金达11亿元,各地配套达到4.29亿元,配套资金投入比2011年增加了3900万元,增加近10%,达历史最高水平。培训补贴标准在2011年基础上也再次进行了调整,补助标准结构更加合理,更具有针对性。

  2012年阳光工程取消了东、中、西部差别补助,按培训层次对参训农民实行统一补助。其中,创业培训补助标准,由过去人均补助2500元,提高到3000元;职业技能培训人均补助更是达到了600元;新增了专项技术的培训层次,人均补助100元。

  对于资金补助上的变化,邹萍说:“从人均上看,补助的增幅并不大,但是这一点点的提高,却有效调动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带动培训规模进一步扩大,覆盖人群更加广泛,为全年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据统计,资金补助形式的调整带动各地扩大培训规模95.06万人,比2011年增加59万人。

  伴随着投入的增加,2012年阳光工程在资金监管上也更为严苛,各地更是频出新招,把培训信息广泛通过各种媒体特别是网站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确保培训资金专款专用,曝晒在阳光之下。安徽、重庆、湖南等省份主动引入审计部门共同监管,确保资金使用效果和项目规范实施;湖北、四川等地把阳光工程作为民生工程,强化责任和监管考核。

  第二变:培训内容紧贴产业需求,首次增加专项技术培训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黄石镇华中村63岁的余天华种了一辈子水稻,而他所在的华中村正是水稻高产创建的示范点,种植面积达1300亩,平均亩产1100斤。

  “去年,我们这里开展了阳光工程专项技术培训,培训针对性强,效果好,对我们老农民帮助特别大。”余天华说,正是通过专项技术培训,村民们种地更科学。2012年,华中村的水稻每亩至少增产100斤。

  转型后的阳光工程按照农业部“两个千方百计、两个努力确保”的目标任务,紧紧围绕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广大农民群众的培训需求,结合粮棉油糖高产创建、农机购置补贴和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等农业重大项目的实施,首次增加了专项技术培训,根据示范片内推广的品种和技术确定培训内容,按农时季节分次进行培训,在示范田里培训农民种田技能。

  “现代农业的发展对我们的培训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2012年阳光工程与农业重大项目结合得更紧密,将培训工作建在产业链上,这样的培训针对性强,农民欢迎,更能发挥作用。”长期负责阳光工程工作的江苏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副校长田玉斌感慨道。

  据了解,2012年,阳光工程首次增加的专项技术培训,共为全国1.25万个高产创建示范片培养125万高技能务农骨干农民,帮助其掌握各项关键生产技术,有力地促进了示范片粮棉油糖增产,为我国粮食实现“九连增”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也推动了各地高效农业的发展。

 

相关分类
请在电脑上注册登陆 网址:https://www.zxb2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