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三农B2B网讯 位于首都北京西北150公里处的宣化古城,不仅有“京西第一府”之称,还享有“葡萄城”的美誉。每年中秋前后,满城葡萄飘香,串串晶莹剔透的牛奶葡萄吸引着八方来客。今年5月29日,河北宣化城市传统葡萄园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这是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的城市农业文化遗产。
世界第一个城市农业文化遗产北京宣化(三农B2B网配图)
栽培悠久,历史文化价值突出
据史书记载,宣化葡萄最早引进栽培时间为唐代,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栽培历史。如今,在宣化古城的观后村里,有一株近600岁的古葡萄藤,依然枝繁叶茂、硕果累累,见证着宣化葡萄发展的历程。著名剧作家曾赋诗赞美宣化葡萄:“尝遍宣化葡萄鲜,嫩香似乳滴翠甘;秋凉塞外悲角远,梦尽风霜八十年。”
架型独特,生态文化价值突出
宣化传统葡萄园以庭院式栽培为主,至今仍大量沿用传统的漏斗架及多株穴植栽培方式,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架式,大多是百年以上的老架。主蔓有碗口粗细,藤蔓从主根出发以锥形向四周均匀分布,架身向上倾斜30度~35度,呈放射状,整架葡萄形如一个大漏斗,故此得名。“内方外圆”优美独特的漏斗架,体现了“天圆地方”的文化内涵,且景观美学价值很高,适于观赏和乘凉休闲。这种架势还具有肥源集中、水源集中、光源集中以及抗风、抗寒等优点。漏斗架式葡萄园是祖先留下来的文化遗产,在世界上独一无二,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和文化内涵。
[page]
品质优良,品牌经济价值突出
宣化是牛奶葡萄的主要产区,宣化独特的自然条件孕育了宣化牛奶葡萄独特品质。牛奶葡萄粒大,酷似奶牛乳头,最大串可达2公斤以上,其色泽绿中泛乳白,如碧玉晶莹耀眼,脆嫩欲滴,且皮薄肉腴汁丰,味道清甜爽口。宣化葡萄皮肉黄绿色,质脆而多汁,酸糖比适中,最大特点是能剥皮切片,素有“刀切不流汁”的美誉,主要用作鲜食。其营养价值很高,含糖量可达21%,有健脾和胃、利尿清血、除烦解渴、帮助消化的作用。宣化牛奶葡萄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曾在1909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拿过奖项。近年来先后获得“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百强奖”、“最具影响力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消费者最喜爱的100个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等荣誉。
城市农业,示范推广价值突出
宣化的传统葡萄园属于庭院农业,葡萄文化与农户的日常生活已经融入到一起。因为生活需要,庭院的葡萄架周围会种植大量蔬菜、水果、部分农作物以及花卉等,增加了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同时也增加了景观上的多样性,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的立体景观特征,具有多种现实价值和潜在价值。特别是在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依然保持着独特的葡萄园景观、品种资源与栽培管理方式,其示范作用十分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