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三农B2B网讯 目前,山东“三秋”农机化生产正全面展开。今年,山东紧紧围绕粮食增产这个主线,加强创新平台提升、示范基地和示范县建设,形成了从实验平台、工程平台到示范平台的完整粮食增产技术创新体系。
【正文】嘉祥县是全国玉米产业体系示范种植县之一,今年农民大多选种了密植型玉米新品种,眼下已陆续开始收获。
【同期声】嘉祥县疃里镇大张村 村民 许宪忠
你看这个玉米光滑、籽粒饱满,千粒重沉,这一个棒子怎么也得半斤左右。
【正文】今年,嘉祥县种植玉米36万亩,示范区面积10万亩,根据专家现场测产,示范区亩产比普通地块平均高出200到300斤,而这样的增产能力,来自农业科技的投入和不断的品种试验。
【同期声】记者现场:这里是国家现代玉米产业技术体系济宁试验站,在我身旁的这块玉米地里,每年承担着5000多个玉米杂交种的筛选试验,经过这样不断的选育,目前已经有五个新品种在当地大面积种植。
【正文】围绕提升粮食产量,山东在全国率先启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建设,下设50个综合试验站作为工程平台,每个试验站辐射5个示范县市,有针对性的进行品种选育和栽培技术推广。
【同期声】国家现代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郭庆法
它上边是接功能研究室,下边接示范县,通过示范县把它的成果辐射到整个大田,这样农民选什么品种有方向了。
【正文】而这样的方向,正是源自前端实验室的生物分子研究。设在省农科院的国家小麦玉米重点工程实验室里,现在的小麦和玉米还都绿油油的,这些是科研人员进行育种必不可少的种质材料。
【同期声】山东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 副研究员 鲁守平
我们平时吃到的甜玉米,黑玉米,各种各样的品种,其实在实验室研究上,就是一个染色体或者一个细胞的改变。而这种微小的变化在大田中种植,就可能表现出不同的性状。
【正文】目前山东已建成涉及到粮食生产领域的小麦、玉米、马铃薯等国家级创新平台5个,居全国第一,争取国家科技计划项目270项,建有示范区面积达2000多万亩。
【同期声】山东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所长汪黎明
目前,在我们实验室采取的一些新的方法,包括采用分子遗传的研究方法,就是我们在DNA的水平上,就可以分析和找到决定玉米抗性、高产、优质的一些关键的基因,应用到我们的育种材料当中。
【正文】从前端到后端,从育种到栽培,山东通过实验平台、工程平台和示范平台三大平台的建设,山东粮食总产分别跨过700亿斤、800亿斤和900亿斤大关,今年有望再创新高,连续实现十一连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