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建设美丽中国——2014中国“绿之梦”
建设美丽中国——2014中国“绿之梦”

建设美丽中国——2014中国“绿之梦”

作者:yhttedit   2020-04-17 13:45:08  点击:12

详情

三农B2B网讯  在刚过去的春天里,经过几辈人长期不懈的努力,中国园林发展迎来了新篇章。4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全国各族人民要一代人接着一代人干下去,坚定不移爱绿植绿护绿,把我国森林资源培育好、保护好、发展好,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伴随着2014青岛世园会、各地生态发展计划出台,中国园林建设正从景点延伸到身边,从生态延展到经济,从纸面规划到现实建设,2014年中国园林建设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美丽中国(三农B2B网配图)

 

方向:增强生态功能 提升园林建设职能

 

经过长期的努力与发展,时至今日,中国林业建设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99年,以“人与自然——迈向21世纪”为主题的世界园艺博览会在“春城”昆明成功举办,这也是中国举办的首届专业类世博会。整个园区结合世博会主题和园艺博览会特点,以中国古典园林艺术设计布局,自然、弯曲的路径体现了追随自然、顺应自然的设计理念。2011年,中国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在西安浐灞生态区举行,主题为“天人长安,创意自然-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2014年,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主题为“让生活走进自然”。 从追随到共生,中国园林在坚持挖掘本土传统魅力的同时,引入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理念,中国园林已从单纯的展示、美观职能转变为城市生态建设的关键一环,从景观提升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桥梁。

 

城市:生态建设成重心 绿色经济收益显著

 

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特区,在绿色经济上也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尝试和探索。2014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推行绿色规划与建设,促进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推行立体绿化(地面绿化、屋顶绿化、架空绿化等),加强自然环境与生态保育,促进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深圳光明新区还依托良好的自然山水生态环境,高标准建设了公共绿地和绿色空间;在28个社区建设提升社区公园;在区域重要节点、重要路段,以增加绿量为主要举措,全面加强绿化美化。预计到2020年,光明新区人均公园面积达18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56%。

 

可以看出,以深圳为代表的一线城市,正逐渐把建设重心向生态化转变,园林建设将成为城市建设主力军,由绿色产业带动其他行业发展,形成良性经济循环体系。城镇化建设催生园林绿化大市场,园林行业迎来发展的春天。深圳亚太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骆合理预计,未来8-10年内,中国除北上广深外70%的中小城市都将进入规划重建的阶段,许多城市正致力于发展城乡一体化的城市绿化,园林行业的发展前景无限。

 

自然:多种力量促进生态建设

 

在自然园林建设中,针对恶劣环境治理的力度在不断加大。林业局在2014年2月开始实施的《国家沙漠公园试点建设管理办法》明确把“沙漠公园”定位在促进防沙治沙和保护生态功能的基础上,开展公众游憩、旅游休闲和进行科学、文化、宣传和教育活动的特定区域。同时标明,国家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捐资或者志愿参与沙漠公园建设和保护工作。这项举措把科研、生态治理、旅游、文教等多个方面串联在一起,把环境整治融入社会体系,通过各方资源整合,形成良性循环,推动生态建设改善环境可持续发展。



 

内蒙古阿拉善沙漠国家地质公园建成以来,使地质遗迹旅游成为当地经济增长的新亮点。仅2006年全年旅游人数已达65万人次,旅游收入达2.7亿元。甘肃张掖国家沙漠体育公园项目总投资4.35亿元,2013年完成一期建设。建成以来,该公园陆续承办张掖汽车拉力赛、张掖国际露营节等重大活动,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使沙漠旅游、沙漠文化成为当地新兴经济热点,对拉动地方经济起到了极大的帮助作用。

 

当前,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工作将迈入一个新的阶段,即从“抢救式”快速建设时期转向集约化有效管理时期,使得我国自然保护区粗放式发展、保护管理理念落后、保护管理水平低下、保护投入不足等问题得以解决。此前,杭州西溪湿地在与电影产业“牵手”后,跃升为旅游旺景区,随之带来的旅游、文化效益令园区价值大增,也让湿地成为社会流行文化之一,可谓是园林行业跨界合作和一举多得的良好商业范例。

 

监管: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 加强监督

 

除了国家加大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治理,对现有自然资源和建设项目的保护也是未来一段时间自然园林建设的重点内容。据媒体报道,南京现有的4.5万多公顷自然湿地正面临围垦、城市建设、江湖隔断、生物资源过度利用、水体污染、外来物种入侵等威胁;福州乌龙江湿地公园遭抽沙、开垦,自2003年乌龙江湿地公园开园以来,湿地面积已经减少了约20%。目前,部分省、市已针对自然园林建设、保护出台了相关管理条例。新疆《乌鲁木齐市湿地保护条例》初稿已起草完成,2014年将积极争取列入立法计划;《云南省湿地保护条例》今年1月1日开始施行。各级政府行政部门也将以多种方式对林业建设进行严格管控。

 

前景:以建设美丽中国为目标 推动中国生态建设发展

 

城市与自然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两大支柱,当两者关系处于和谐共生的时候,社会才能有序地持续发展。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如何把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将决定中国未来社会的整体质量。从今年年初放出的一系列有力信号不难看出,中国园林事业未来将得到更多的政策扶持与发展机遇,成为社会综合发展的推动力之一。市场需求的增加,促使园林产业逐渐向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生产标准化还能尽可能降低成本,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进而做到利润最大化。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新台阶,它将推动中国园林行业整合资源,以科技为核心,向集约化产业转型,推动全社会形成善待自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推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使得生态文明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助推力。

相关分类
请在电脑上注册登陆 网址:https://www.zxb2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