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三农B2B网讯 中国政府与世界银行日前在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举行会议,发布了《中国:推进高效、包容、可持续的城镇化》报告。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王民大使在出席会议时表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将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战略部署,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走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与此同时,中国积极参与和推进城镇化国际合作,同各方开展多、双边合作。
王民表示,中国与世行联合撰写的《中国:推进高效、包容、可持续的城镇化》报告,对中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有益参考,同时也对国际社会开展城镇化合作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中国愿与各方共同努力,为世界可持续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在过去的35年里,中国经历了创纪录的增长,成功使5亿人口脱贫。改革开放引发了经济增长和快速经济转型,让人们从农业部门流向效率更高的部门。城镇化以充足的劳动力、低价的土地和良好的基础设施为经济高速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地方政府注重招商引资、创造就业,对经济转型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尽管城镇化发展速度很快,但中国却成功避免了许多国家城镇化进程中的一些常见城市病,最为引人注目的是避免大规模的城市贫困、失业和贫民窟。1978年,中国只有不到20%的城镇人口,目前城镇化率则已超过50%。不过,这一城镇化率偏低,与中国的人均收入水平不相匹配。到2030年,根据人均收入的增长趋势,中国的城镇化率预计将达到70%左右,大约有10亿人生活在城市里。如何管理下一波城镇化,是中国成功实现发展目标升级的重要决定因素。
目前,中国是一个上中等收入国家,具有成为高收入国家的良好条件。中国领导人认识到,要成为高收入国家,必须建立新的增长方式,应更加注重协调发展,更多依靠提高生产率和创新能力,更加公平地分配经济增长的成果,更加强调环境的可持续性。这些目标已经很好地体现在“十二五”规划中。城镇化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如果管理得当,城市地区可以提供有效的要素市场,并通过释放集聚效应继续推动经济转型和生产率提高,促进创新和新观念的涌现,通过不断增长的中等收入群体扩大内需,为服务业发展提供空间,节约能源、土地和自然资源。这样的高效、包容、可持续的城镇化将服务于中国的发展目标。
高效的城镇化将最优地使用中国的生产资源——人口、土地和资本。在同样的劳动投入、土地利用和资本积累条件下,高效率或高生产率可以实现更快的增长,增加中国人民的福利。改革将通过消除阻碍中国生产资源优化配置的因素来提高效率。
包容的城镇化为人们提供分享城镇化成果的均等机会——即在生产力最高的地方获得就业就会,积累财富和储蓄,以及在全国范围获得同质的公共服务。应通过改革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为他们提供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会服务,确保农村地区获得同质同量的公共服务,促进包容性。
可持续的城镇化是与中国的环境(土地,空气和水资源)和自然资源条件相适应的城镇化,能够提供和中国人民愿望相称的城市生活质量。改善城市环境、平衡用地用水矛盾和最节约使用自然资源的改革将有助于实现可持续的城镇化。
总报告接下来的部分将分析中国如何使得城镇化更加高效、包容和可持续。第一章分析中国城镇化取得的成就和实现高效、包容和可持续城镇化面临的挑战。第二章提出全面的改革议程。“一、改革战略”展示2030年中国城镇化的愿景和实现这一愿景需要的改革议程,同时描述在改革情境下2030年的城镇化格局。“二、改革中国的土地制度”至“六、保障粮食安全”提出改革关键领域的具体政策建议。最后,提出改革的时机和次序。本报告辅之以七个分报告:城镇化和经济增长,空间设计和城市规划,包容性城镇化,土地制度,粮食安全,绿色城镇化以及城镇化融资,在这几个领域提供了深入的分析,并进一步阐述了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