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编者按:春暖花开,正是春耕时节。各家各户都开始为购买种子、农药、化肥甚至农机忙活起来了。在购买农资的过程中,大家最关心的莫过于质量问题了。
这几年,我国对农资市场进行了大力整顿,农资整体情况良好,但仍然存在的家农业假种子仍旧会给农民兄弟造成巨大损失。各个部门齐心协力,不断整治,我们相信终究会把假农药、假种子清除出农资市场。
央广网北京3月17日消息(记者纪翔、王子怡)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北京市顺义区大孙各庄镇后六马村农民付瑞宝前几年种了几亩地的西红柿,苗倒是出来了,但是只长秧不结果。由于当时没有开发票,只能吃了这个哑巴亏。这也让他对尝试新品种有了戒心。
付瑞宝:“按照往年,一亩地种西红柿可以有五六千的收入,而那年种的应急作物只有两千多的收入。之后找到经销商,对方说没有发票,不承认,最后也就不了了之了。得到的教训就是,首先要在购买时开发票,一般都会选择附近大一些的经销商进行购买;其次就是要选择之前种过的效益好的品种,而不敢尝试新品种。”
这几年,我国种子市场发展十分迅速。市场供应量持续增加,种子质量也稳步提高,主要农作物种子抽检合格率达到90%以上。但是,种子质量问题并没有完全销声匿迹。据农业部种子管理局市场监管处副处长张冬晓介绍,目前种子市场的治疗问题已经由“假劣并存”变为以“假”为主。
张冬晓:“与前几年相比,市场主要问题发生了变化,之前的不仅有‘假’而且有‘劣’,现在‘劣’已经不占主流,问题主要是假冒(即套牌、侵权)。套牌侵权者则在基本没有投入的情况下夺取市场份额并获利,直接打击了正规的科研机构和企业对科研投入的积极性和信心。”
对此,农业部将进一步加强打假工作,张东晓:“第一,要加强监管手段建设,以前往往停留在基地抽查和市场检查,现在希望能通过应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加强监管和打击力度;第二,完善法律,建立长效机制。比如对非主要农作物进行的不审定、不登记,导致很多举报很难举证,查处困难,希望能通过完善法律进行解决。”
除了买到假种子以外,让付瑞宝耿耿于怀的,还有一次买到“假农药”的经历。但实际上,他并不确定买到的就一定是假农药。
付瑞宝:“其实对于农药是否是假并不确定,只是在按照标准打完药之后发现药效不好、蔬果一段时间不生长、甚至出现农作物死亡的情况,但不清楚是因为天气,还是因为几种农药一起使用之后互相产生反应,影响了药效。”
“不知道是真是假”——付瑞宝遇到的是一个共性的问题。长期以来,我国农药销售实行特许经营制度。农业部药检所监督管理处处长刘绍仁指出,有特许经营权的不直接卖或者很少卖,没经营权的个体户却是销售主体,导致了市场秩序的混乱,也使得相关服务不能及时到位。
刘绍仁:“第一个,经营主体多,经营秩序有待提高,很多经营者是挂靠的方式来经营,个体户数量多、规模小,整个市场秩序有待提高。农药市场要经营好,关键是经营人员要懂药。相当一部分经销商不具备这个能力。第二个,农药的可追溯方面存在问题,现在规定经销商也应该建台账,但是对于违反制度怎么处理没说,制度缺陷导致难追溯。”
针对暴露出来的一系列问题,刘绍仁认为,关键还在于完善制度和机制,并促进经营商向服务商转变。
刘绍仁:“重点还是完善法律,针对暴露出来的制度性原因,完善法律制度,为执法提供保障;第二个,把我们这些年做的监管体制进一步丰富完善,提高监管的精准性;第三,我们经营商向服务商转变,扶持他们发展,引导整个产业加速往这个方向转移。”
北京市顺义区大孙各庄镇大石各庄村村民刘兴来,通过村委会买到了享受农机补贴的大棚旋耕机,谁知,刚买回来不到一个小时机器就出现了问题。他找到村里,但是没人管。
刘兴来:“这类政府补贴的机器,一般是镇里面发,如果需要就可以付一半的价格去买。一旦出现质量问题,也基本都是自己修,但是问题不断。新买的机器,用了不到一个小时出现问题了,找不到当时发农机的人,找到了也不能退,很难解决。”
从2004年《农机化促进法》和农机购机补贴政策实施以来,我国农机化发展经历了“黄金十年”,农机化作业率迅速提高。但是,农机质量问题投诉也在逐年提高。据统计,去年全国农机质量投诉1714件,比前年上升了10%。其中,玉米联合收割机占最大头。农业部农机化司生产管理处处长李斯华认为,这跟我国农机普及的规律是保持一致的。
李斯华:“这几年水稻小麦收割机都比较成熟稳定了,玉米机械收获水平这几年从30% 提到了40%,以至50%多,每年都增长七八个百分点,需求很旺盛,一些企业匆忙上马推出新产品,造成服务装配质量不到位,引发投诉。”
近年来,针对种子、农药、农机等农资市场出现的各类问题,农业部门不断加大打击和整治力度,取得了较好成效,全国农资市场形势持续好转。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副局长程金根:“2014年,杂交玉米,杂交稻种子质量合格率为98.7%,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中消协受理的农资类投诉占全部投诉的比例为0.9%,不到1%,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为农民挽回直接损失5.4亿元。”
近日,全国农资打假部级协调小组八个成员单位联合召开会议,对2015年深入开展农资打假行动进行了部署,明确了重点的时节、区域、品种和环节。程金根表示,未来农资打假维权力度将逐步加大。
程金根:“启动农资打假的春季行动,加大案件查办力度,组织各种形式的技术指导,提升农资监管的信息化水平,同时也要求全民公开处罚案件的信息,不断完善农资打假的举报奖励机制,努力让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为提高农业好收成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