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乡镇畜牧兽医青黄不接,一边是新鲜血液注入不足,一边是队伍不断老化流失——
以后谁来给牲畜治病
最近,江苏省泗洪县农户王建养的三头猪出现疫情,他跑遍全镇都没找到一位兽医,只有到县城去“搬兵”,当他从县城将兽医接到家时,三头猪都已死亡。王建苦闷地告诉记者,多少年了,牲畜生病找不到兽医看,费尽周折找来的兽医多半是上了年纪的老人,知识结构老化,对疫情变异不清楚,起不了什么作用,不少养殖户只能眼睁睁看着牲畜死去。
王建的遭遇并非个例。近年来,农村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短缺,畜牧兽医被认为是身份低、待遇差、没前途的职业。一边是新鲜血液注入不足,一边是畜牧兽医队伍不断老化流失,如此下去,乡镇一级兽医站将面临关门,大量农村牲畜将有病无医。
队伍老化、后继无人,畜牧兽医严重短缺
在江苏省如皋市吴窑镇畜牧兽医站,老兽医吴孝泉已工作整整30年,58岁的他依然每天下乡给牲畜看病,常工作到晚上十点多。吴孝泉告诉记者,兽医站共有7个下乡兽医,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负责给17个村的牲畜治病。“已经六七年没来年轻人了,以后谁来给牲畜看病?”吴孝泉担忧道。
今年,兽医站来了一位新人,名叫李旭,是扬州大学动物检验与检疫专业毕业生。终于来年轻人了!可吴孝泉脸上的愁容并未散去。“李旭担任的是管理岗位,新人不下乡,老兽医一个接着一个退了,这可怎么办?”
像吴孝泉这样奔波在一线的老兽医不在少数,农村兽医匮乏情况已岌岌可危。去年上半年,拥有100多万人口的江苏省启东市乡镇一级在岗兽医仅有18人,平均每个乡镇不到2人,常常应接不暇,去年养羊业暴发小反刍兽疫疫情时,因缺少兽医,当地不少养羊户和规模养殖场“全军覆没”,损失惨重。
事实上,畜牧兽医青黄不接已成为影响农村养殖户收入的直接原因。邳州市就曾出现过由于兽医短缺,牲畜疫情没得到有效控制、养殖户集体上访的事件。然而这个问题至今没有引起领导的重视,记者致电邳州市农委,农委相关人员吞吞吐吐,说不出情况来。事实上,不是工作人员刻意隐瞒,实在是乡镇畜牧兽医少得可怜,难以启齿。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江苏共有1000多个乡镇兽医站,畜牧兽医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主要工作已变成了坐在办公室里整理材料、出售兽药、发放疫苗等。在苏中、苏北的多个乡镇,当地兽医站少则十年,多至十几年没进新人。畜牧兽医队伍老化、后继无人现象着实令人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