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我国苗圃业起步较晚,新中国成立后主要以公有制形式存在,隶属于各市的园林局、绿化所或园林科研单位,苗圃生产管 理粗放,种植的园林苗木品种单一,新品种的选育工作滞后。随着改革开放,苗圃行业市场化、私有化发展迅速,我国的苗圃业 的发展进人了快车道。尤其是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 绿化对苗木的需求量增加,大大促进了我国苗圃业的发展。然而 我国苗圃业的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差还很大,主要表现在:
苗圃盲目发展,形成无序竞争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和乡镇景观绿化苗木需求量加大,苗圃业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因而,种植绿化苗木被称之 为“绿色银行”。目前,受市场利益的驱动,急功近利、一拥而 上投资苗圃业的情况十分严重。甚至有些人还没有为要筹建的苗 圃进行合理论证,也没有周密的发展计划就开始圈地投资,盲目 上马,最后由于生产的苗木不符合园林景观绿化的需要,使苗圃 投资者陷入进退两难境地。苗圃发展的无序性主要表现在生产的 无序性和竞争的无序性两方面,由于对苗木市场了解的不多,很 多苗圃在苗圃的规模和苗木种类、数量等方面盲目发展,部分苗 木种类生产过剩,导致苗木价格过低,苗木种类生产过剩造成企 业间的无序竞争。由于苗圃间的无序竞争直接带来苗木价 格的下降,给企业带来经济上的损失。
苗圃从事多种经营,生产方式落后
我国的园林苗圃基本上是从农户及国有苗圃生产基础上发展
起来的。以分散经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格局仍未根本改变,生 产设施和生产技术水平仍较落后,苗圃的生产管理远没有达到发 达国家的管理水平。苗圃业主对苗圃的管理认识不足,生产专业 化程度低、规模小,市场竞争能力弱〔13]。企业无论大小,既搞 引种、繁种试验,又要搞生产、经营和销售;既生产各种园林绿 化苗木,又生产盆花、切花,顾此失彼,哪种都形不成规模。苗 圃企业无法形成自己的特色和拳头产品,只能在低水平上相互竞 争,生产潜力有限。
苗圃生产管理粗放,资金投入不足,产品质量差
我国有很多苗圃由于仓促上马,没有一个良好的生产经营计 划。同时,苗圃生产资金投入不足,苗木生产所用设备简单,很 多苗圃没有必要的喷灌、整形修剪设备。苗木的种植养护技术也 不过关,苗木生产管理粗放,致使苗木规格不一致,大小参差不 齐,株型也不一致。这样,即增加了在苗圃生产管理中的人工费 用,其结果仍然是苗木的质量达不到城市景观绿化的要求,苗木 的价格低,竞争能力差,直接影响苗圃的生存和发展。
缺少管理和技术人员
由于苗圃多在城郊或远离城市,园林专业和园艺专业的大学 生毕业后多数都留在城市工作,即使改行就业也不愿意到偏远的 苗圃工作。因此,苗圃行业很难招到既懂专业又懂管理的技术人 员,这也是为什么苗木质量上不去的根本原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