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生态林木变身摇钱树-新闻资讯-树木-三农网
生态林木变身摇钱树

生态林木变身摇钱树

作者:yhttedit   2020-04-17 15:16:35  点击:12

详情

新年时节,爬上四川南部县玉镇乡青杠嘴村的山梁,凛冽的寒风像锥子直往手指骨节里扎,而荒坡地里几十号种树的村民却锄起锄落、你追我赶干得欢。“别看村里劳力就剩下些中老年人,一喊种树,齐刷刷都上了山。”二组村民陈尚飞答话时手里的锄头仍不停息。

冬季看南部,仍是绿波千顷,满眼生机。南部县大规模发展林产业始于2009年,到2012年底,种植面积已逾百万亩,农民人均已接近一亩林。林业,已成为南部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增长极”。

逼出来的思路

丘陵地区的优势资本就是林业

“南部县提出依靠发展林业经济来增加百姓的收入,这是逼出来的思路。”县委书记何修礼答话开门见山。

现实问题逼人。改革开放30多年来,南部常年都有30至50万人外出打工,不少人想回乡创业,又苦于没有合适的投资项目;留在农村的群众多是老人和孩子,守着山地30年了,不仅还没有真正富起来,还有一些土地撂荒了;升钟库区水淹区还有10多个乡镇10多万人至今未脱贫。

比较优势催人。南部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嘉陵江中游,幅员2229平方公里,总人口130万,农业人口90万,上世纪80年代开始积累植树经验,农民群众普遍期盼把林业作为最可靠、最熟悉的增收渠道。南部县有大中型水库16个,塘、堰、池1万多口,很多地方能自流灌溉。

“丘陵地区的优势资本就是林业”,“让生态文明富百姓”,这是何修礼反复权衡后确立的执政理念。

种树的攻坚战,从凝聚人心开始。

走出去取经。上至书记县长,下至乡镇村干部。北上北京、山东,南下广东、广西。随后,一大批省内外林业专家被请到南部。

新品种培育、低效林改造,遍布全县的几十个示范点、几百个示范户初见成效。在乡村,分片区、分村组召开的林业新品种种植和林产业结构调整现场会“此起彼伏”,一年开了100多场,参加人员数万名,覆盖全县1000多个村。

上下同心,南部决策者们的蓝图在探索中变得更加清晰。“建设森林生态南部”被列入南部县的“顶层设计”。确立了林产业发展“三百目标”:5年内发展工业原料林100万亩、实现林业产值100亿元、带动100万农民增收。林业成为了全县的“长效产业”。

干出来的事业

树当菜种,见缝插针构织生态走廊

在南部乡村转悠的几天,你不能不激动。在这里,真真切切感受到什么叫——见缝插针构织生态走廊。公路旁、荒坡上、田埂边,溪水两岸,房前屋后,那些大小不等、品种各异的绿树,横竖成排,整齐壮观,当地人自豪地称之为“车在林中行,人在画中游。”

记者见到东坝镇杨家店村三组10多个村民时,他们正在斜坡上忙着种树,麻绳拉得笔直,树窝子里的土翻了又翻。“这如今,种树如种菜,心粗手懒种不好。”60多岁的村民夏成胜说。

相关分类
请在电脑上注册登陆 网址:https://www.zxb2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