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解读植物背后的文化-新闻资讯-树木-三农网
解读植物背后的文化

解读植物背后的文化

作者:yhttedit   2020-04-17 15:16:35  点击:23

详情

 
    首届以“植物文化”为主题的国际会议“植物·文化·环境国际论坛”将于近日在河南新乡举办。作为论坛的发起人之一,北京自然博物馆副馆长冯广平倡导“植物文化”并非赶时髦。

  2007年,有杂志约请冯广平写篇关于牡丹文化的文章,他一时有些不知从何落笔。用心思索后,他突然发现,“牡丹”这一妇孺皆知的名花,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角度来探讨,恰是还原了植物本身应有的自然属性和文化内涵。

  此后的两年间,他行走万里,在实地考察文化资源富集区的园林古树之余,与东方设计学院的李庆尧博士畅谈阿里山神木的图腾,与京都大学的伊东隆夫教授研讨木文化,与北京大学的贺新强博士交流植物的文化创意资源,模糊的“植物文化”概念逐渐清晰。

  2011年伊始,他和他的团队着手编着“中国树木文化图考系列”丛书,在我国的植物文化研究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

  有人曾经质疑,植物文化是虚无缥缈的概念,这样的研究注定只能是百无一用的“空中楼阁”。

  “什么是植物文化?植物文化是空中楼阁,还是经世致用?”冯广平也经常这样问自己。这样的问题,也只能让时间来回答。入情、入理、入化,锲而不舍地研究和探索,为那些受到威胁的活文物奔走呼吁,是他唯一能做的。

  一天,他在窗前沉思,抬眼看到那棵1米多高的双色茉莉,感慨良多,那是他10年前捡回来的“流浪花”,如今已是花香满树。随后,他在微博上写下:“为无言的植物写多彩的历史。”

 

相关分类
请在电脑上注册登陆 网址:https://www.zxb2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