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兔螨病又称兔疥癣,是兔常见、多发的寄生虫病。病原主要是疥螨和痒螨。螨从卵发育到成虫需要7-15天,成虫的寿命约4-6周。本病全年均可发生,秋、冬及初春季节多发。本病特征为患部剧痒、兔体消瘦、皮肤结痂和脱毛。
1、流行特点:本病主要通过病兔与健康兔的直接接触感染,兔笼、用具等间接接触也能感染。该病具有高度侵袭性,少数兔患病后如未及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会迅速感染整群。
2 、症状:螨寄生于头部、耳内、脚常趾间及嘴、鼻、眼周围的少手部位皮肤的真皮层,兔奇痒难忍,患兔在兔笼锐边摩擦止痒,趾抓嘴啃,以致皮肤被抓伤咬破,继发炎症,形成水疱和溃疡。溃疡面流出混有血液的炎症渗出液,干涸后结成硬痂,使患部皮肤变厚、龟裂。随着病情发展,病灶部位毛脱落,形成很厚的糖麸样结痂面。结痂严重时,使患兔嘴唇变厚而发硬、阻塞鼻孔,影响采食和呼吸,患兔由于奇痒而无法安静,逐渐消瘦和虚弱,最后死亡。
3、防治措施:
预防:①搞好兔舍卫生。保持兔舍、兔笼及用具清洁、干燥、通风,饲养密度不要过大。
②定期消毒兔舍、兔笼及用具,笼底板要定期浸泡于2%敌百虫水溶液中洗刷,洗净后晾干,用火焰喷打消毒。同时要对兔舍、笼具,选用杀螨剂全面消毒。
③定期检查兔群。一旦发现本病,要及时予以隔离、消毒、治疗,尽量缩小传播范围。
④饲料要全价。特别要注意维生素不足的问题,以提高兔的抵抗力。
⑤定期对兔群进行药物预防。即每半年对健康兔用1~2%的敌百虫溶液蘸脚、滴耳,新购入的兔子,也要进行预防性清洗脚爪及耳部。
⑥引进种兔一定要严格检疫,隔离观察一段时间后确认无病再混群。
⑦防止兔螨并发症。应对家兔定期进行防疫,定期注射三联疫苗,对已经发病的家兔,用抗菌素类药物进行治疗。
治疗:在治疗时要先剪去患部周围被毛,用温水浸软痂皮后,仔细刮除,再行涂药,以提高疗效。
①发现病兔及时隔离治疗,对笼舍用具用1~2%敌百虫溶液喷洒,严格消毒。
②选用虫克星涂擦剂进行耳道内涂擦,每天2次,连用3天,效果明显,根据螨的发育规律,隔一周后再治疗一次。
③蝇毒磷是治疗疥瞒的有效药物。以毛笔蘸取蝇毒磷药液(16%蝇毒磷乳油加水70倍稀释而成)涂擦患处,每日1—2次,每隔7天继续1次。
④用伊维菌素和阿维菌素进行治疗。使用剂量或间隔用药时间按说明书。
1、流行特点:本病主要通过病兔与健康兔的直接接触感染,兔笼、用具等间接接触也能感染。该病具有高度侵袭性,少数兔患病后如未及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会迅速感染整群。
2 、症状:螨寄生于头部、耳内、脚常趾间及嘴、鼻、眼周围的少手部位皮肤的真皮层,兔奇痒难忍,患兔在兔笼锐边摩擦止痒,趾抓嘴啃,以致皮肤被抓伤咬破,继发炎症,形成水疱和溃疡。溃疡面流出混有血液的炎症渗出液,干涸后结成硬痂,使患部皮肤变厚、龟裂。随着病情发展,病灶部位毛脱落,形成很厚的糖麸样结痂面。结痂严重时,使患兔嘴唇变厚而发硬、阻塞鼻孔,影响采食和呼吸,患兔由于奇痒而无法安静,逐渐消瘦和虚弱,最后死亡。
3、防治措施:
预防:①搞好兔舍卫生。保持兔舍、兔笼及用具清洁、干燥、通风,饲养密度不要过大。
②定期消毒兔舍、兔笼及用具,笼底板要定期浸泡于2%敌百虫水溶液中洗刷,洗净后晾干,用火焰喷打消毒。同时要对兔舍、笼具,选用杀螨剂全面消毒。
③定期检查兔群。一旦发现本病,要及时予以隔离、消毒、治疗,尽量缩小传播范围。
④饲料要全价。特别要注意维生素不足的问题,以提高兔的抵抗力。
⑤定期对兔群进行药物预防。即每半年对健康兔用1~2%的敌百虫溶液蘸脚、滴耳,新购入的兔子,也要进行预防性清洗脚爪及耳部。
⑥引进种兔一定要严格检疫,隔离观察一段时间后确认无病再混群。
⑦防止兔螨并发症。应对家兔定期进行防疫,定期注射三联疫苗,对已经发病的家兔,用抗菌素类药物进行治疗。
治疗:在治疗时要先剪去患部周围被毛,用温水浸软痂皮后,仔细刮除,再行涂药,以提高疗效。
①发现病兔及时隔离治疗,对笼舍用具用1~2%敌百虫溶液喷洒,严格消毒。
②选用虫克星涂擦剂进行耳道内涂擦,每天2次,连用3天,效果明显,根据螨的发育规律,隔一周后再治疗一次。
③蝇毒磷是治疗疥瞒的有效药物。以毛笔蘸取蝇毒磷药液(16%蝇毒磷乳油加水70倍稀释而成)涂擦患处,每日1—2次,每隔7天继续1次。
④用伊维菌素和阿维菌素进行治疗。使用剂量或间隔用药时间按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