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无论对虾、青蟹还是蛏子,放苗前30天都非常重要,养殖户必须重视30天保苗方案。
缢蛏,我国“四大养殖贝类”之一。俗名蛏子、蜻、青子、竹蚶、海蛏、虫先,是福建、浙江沿海池塘与滩涂贝类养殖的主要品种。
形态特点:头部退化,以唇瓣所在位置表示头部;足发达,从侧面看,似斧状,末端正面形成一个椭圆形的蹠面,钻穴能力较强;内脏团位于身体背部,深入足内;外套膜三孔型,水管发达,外套窦深,呈“U”形弯曲;自贝壳顶斜向腹缘中部有一条微凹的斜沟,形似被绳索勒过的痕迹(“缢蛏”名字的由来),壳薄,前后端不能完全包被软体部。
繁殖季节:辽宁为6月下旬,山东为8月~9月,浙江、福建为9月~11月,盛期10月。
保苗方案
一、放苗前
放苗前1个~2个月进行晒塘、清塘、消毒、除杂、做蛏涂等工作,这几项工作中,有几点非常重要:
①晒塘:很多池塘没有这个条件和时间去做,前面蛏子刚收,就得马上准备蛏涂种新的蛏苗。如果晒塘做不了,以下几步必须做到位。
②清塘除杂:先进点水使用茶籽饼将没有挖干净的老蛏子弄出来,可以手动捡出来。另外,清除敌害,重点是蜾蠃蜚、红虫等的处理,如果处理不好,放苗后水难肥,影响蛏子成活率。
③消毒:很多养殖户都没有对池塘进行消毒的习惯,一般杀一下蜾蠃蜚、红虫等。做蛏涂前,应该对池塘进行漂白粉消毒,也可以只对蛏涂进行消毒。
④做好蛏涂:蛏涂尽量做平,不要一面高,一面低。
⑤做好底部有机质的分解:需要采用能疏松底质的底改产品,建议使用润琪底毒净,能消除底部有毒有害物质。
⑥蛏涂上面进行盖网操作:可以选择盖两层,一层细网,一层密网,为后面预防青蟹或者梭子蟹掏蛏子吃。
二、放苗时
放苗前3天,对池塘水质指标进行检测,看水质指标是否在蛏苗适宜范围内,如有不适宜的,必须调节好后再进行放苗。放苗前1天使用润琪水安康配合有机酸对池塘进行彻底的解毒。
放苗前1个小时使用速调速补+美丰对池塘进行全池泼洒,重点泼洒在蛏涂上,为蛏苗刚下塘提供充足的营养及能量,抗应激。
苗拿过来后,先把它拿到事先稀释的蛭弧菌溶液中过一下,对蛏苗进行安全消毒,消除出苗地及运输过程中感染的细菌。
如果在大晴天的时候,还需要注意蛏苗拿过来后,先放到阴凉的地方,让蛏苗缓解一下,然后再进行蛏苗的播种。
30天保苗
前7天。水位不宜太深,最多不超过40厘米,一般蛏苗放养都在春夏交季的时候,水位太深,水温升的慢,不利于蛏苗生长,影响成活率;水位太浅,池塘容易滋生青苔、泥皮(黄泥皮、绿泥皮、黑泥皮、白泥皮)。
水不能太浓,饵料不能太多,蛏苗吸食过多,身体负荷加大,影响蛏苗成活率。保持水质清爽为宜,避免水质浑浊蛏苗吸食有毒有害物质,造成伤亡。
出现青苔、泥皮等情况,及时处理,建议使用芽孢杆菌处理,切忌使用杀青苔、泥皮的药物,对蛏苗生长不利。
前7天,定期推蛏涂,有助于蛏苗喷水吸食。
7天~15天。同样水位不宜太深,不超过40厘米;也不能太浅,不能低于20厘米。水质不宜过浓,慎重选择肥水或者调水产品,建议选择芽孢杆菌配合氨基酸或者肥水膏进行稳定水质,不宜使用化肥进行肥水,影响水质指标,对蛏子生长不利,因此,注意保持水质清爽。
定期推蛏涂,有助于刺激蛏子喷水。出现蛏苗不喷水,甚至闭眼的情况时,做该项操作尤为重要。同时适当换水,每次换5厘米~10厘米为宜,同时解毒。
15天~30天。水位不宜太深,不超过40厘米,也不能太浅,不能低于20厘米。这时可以适当肥水,给蛏苗提供充足的饵料,可以投喂一些蛏子饲料(如蛏贝营养素),每隔7天使用一次速调速补+美丰补充营养物质,提高蛏子免疫力。
第15天使用一次润琪底毒净,解除底部毒素,疏松底质,使蛏子在上下钻泥的时候消耗的能量少一些。水体使用润琪水安康配合有机酸进行解毒,同时提高水体能量(氧化还原电位),为后续补充有益菌创造条件,同时起到抑制有害菌的作用。
第16天使用一次蛭弧菌,进行生物消毒一次,每隔7天使用一次,防止细菌感染。
30天保苗中的关键
保苗关键点:①水位;②营养;③水质保持清爽,不宜过肥;④注重毒素的解除;⑤预防细菌感染;⑥禁止放苗后使用杀青苔、泥皮药物,禁止使用杀蜾蠃蜚、红虫等敌害生物的药物;⑦进排水遵循少量多次进行换水。宁琪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