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饲料经销商转型 管窥行业人轨迹-新闻资讯-畜牧-三农网
饲料经销商转型 管窥行业人轨迹

饲料经销商转型 管窥行业人轨迹

作者:yhttedit   2020-04-17 15:20:17  点击:12

详情

  管窥行业人轨迹,从上世纪90年代阳春饲料经销“四大天王”说起转型:每时每刻都上演兜转:若即若离江湖中。

  在上世纪90年代初的阳春,正大康地在市场上占有绝对统治地位,而当时也诞生了为业内人士津津乐道的正大康地“四大天王”,每个人的月销量都超过2000吨,十多年过去了,阳春的市场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四个人的命运也同样戏剧化的上演着。

  据当地资深养猪人老李介绍,四人中最年长的一位基本已将资金抽离饲料业,现在主要在当地开发房地产,只不过楼市的调控让他的日子也不算太好过。另一位女性现在则专注养猪,饲料生意只是维持现状。四人中唯一在下面乡镇开店的则不仅养猪、还养鱼、承包山林,顺便开起了板材厂。最后一位则最令人唏嘘,在生意鼎盛时期过后不久突然在当地销声匿迹,多年之后最近又重新回来,但心气已大不如当年,坊间传言竟然是因为豪赌败了整副身家,真相如何,恐怕也只有当事人才知道了。

  那么,其他的饲料经销商们都有些怎样的转变和打算呢?

  “生意难做啊!”谈到最近的饲料行情,众多经销商几乎众口一词。原料成本高涨,猪价低迷影响的不仅仅是养猪人的生存,与养猪息息相关的饲料经销商们日子同样不好过。

  在不少资深饲料经销商看来,当年一个经销商动辄月销量几千吨的黄金年代已然过去。市场的高度分散带来了更加剧烈的竞争,面对这种现状,经销商们有的选择急流勇退,有的选择继续搏杀,还有人选择多元化发展,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其实,行业也罢,经销商也罢,转型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在上演,至于转成什么样,既是时运,也看造化。

  李销是阳春市岗美镇最大的饲料经销商之一。他从1992年开始卖饲料,最多的时候一个月的销量能达到1000多吨,现在也还能保持600多吨。然而经营饲料多年,赊销始终是最让他头疼的问题,“有的人帐从1996年欠到现在,其间还有人不幸去世了,更加没法追帐了。”对李销来说,2000年之前,饲料利润相对还高,赊销的风险还承担得起,2000年之后,利润本已微薄,时不时出现的呆账坏账就让他吃不消了。他这时开始觉得,反正也是在用自己的钱养猪,与其高风险地赊给农户,还不如亲自上阵。从2000年开始,他也投身养猪之中,且为了避免受猪苗价格影响,搞起了自繁自养。

  找准了方向,李销的猪场发展很快,迅速达到几百头母猪存栏的规模,然而猪场规模的扩大也让他在管理上感到力不从心,一个人的精力和能力毕竟还是有限。2008年的时候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改变,将两个猪场以栏舍为单位分别租给了十几户人来养,并且向他们赊销饲料。通过这样一个类似公司加农户的模式,他既解决了猪场无法专心打理的问题,还为自己找了一批风险极低的饲料客户。他的优势在于资金和场地,养殖户的优势在于有人力,这样就把双方的优势都很好地发挥了出来。目前他合作的十几个养殖户总共的年出栏已经超过一万头。

  饲料经销商的本质是商人,有的人习惯了做生意,也未必就愿意去养猪,对于他们来说,经营动保产品也是一个不错的出路。

  林杰在阳春也做了七年饲料经销商,七年来经营的饲料品牌换了又换,有国内小厂也有国外名牌,可始终没有哪个品牌能让大多数客户感到满意。最让他心烦的是,有时候明明是疫苗没打好,或者养户用药错误,却总被养户抱怨是饲料出了问题。

  黑锅背多了他也开始琢磨,与其让客户被别的假药坑,不如自己把动保这一块也做起来,帮客户一条龙全包了。于是在2011年,林杰也建起了自己的动保经营部,并顺利通过了GSP.与经营饲料时一样,经营动保时林杰也把对质量的要求放在了第一位,代理的品牌大都是辉瑞、拜耳这样的国际知名品牌。而且他向客户推介产品的时候也不是一味追求卖得越多越好。他认为自己卖的都是好产品,该用多少量就肯定能达到效果,养殖户买多了回去也没用,说不定还有反作用。治疗、防疫、营养、管理四者缺一不可成了他向每个养殖户不断灌输的理念。

  在刚刚结束的一场订货会上,林杰为代理的某品牌拿到了十几万的订单,一切似乎都在按着他设想的道路发展。他表示最近两年将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动保上,但是到了2015年,他还会回到饲料上,这两方面始终是相辅相成的。


相关分类
请在电脑上注册登陆 网址:https://www.zxb2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