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三农B2B网讯 设施农业是为园艺、畜牧、水产等农产品商品化各阶段提供最适宜的环境和条件,以摆脱自然环境和传统生产条件的束缚,获得高产、优质、高效、安全农产品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具有技术装备化、过程科学化、方式集约化、管理现代化的特点。改革开放以来,在需求拉动、资金推动、政策带动下,我国设施农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实现历史性突破,不仅有效缓解了我国“菜篮子”产品供应不均衡的矛盾,也极大提高了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建设和发展。现如今我国已成为世界设施农业生产大国,面积和产量稳居世界第一。
随着设施农业的推广和发展,城郊型设施农业将会在面积和技术水平上得到快速推进。其具有鲜明的特点,受城区大市场的影响,要满足众多的城市人口对农副产品的需求,利用有限的土地创造出更多的农产品,必然要求设施农业在面积和技术上得到高速发展,同时其农业生产效益也要与城区市民收入相抗衡。所以,城郊型农业具有机械化、集约化、设施化及高效化的发展方向。
冬日的寒冬和低温抵挡不了新习乡政府引导发展设施农业的决心、合作社的迅猛发展势头、农户的急切致富心情。
1月8日下午,笔者来到,这个创新推出“地控温三循环养猪法”的豫北小镇—濮阳市高新区新习乡,来到乡政府驻地,看到大门、办公楼挂起的宣传标语,向陪同的乡政府人员了解到原来就在前天(星期日)有上边相关领导来该乡视察、调研设施农业发展情况,这也充分显示了该市对现代设施农业的重视和该乡对发展设施农业所做的努力
其实早在2006年该乡就有农业合作社成立通过温室大棚来种植蔬菜,进行反季节销售,慢慢发展壮大的。2009年全乡新建寿光第五代日光温室810座、温棚5009座,蔬菜种植面积(复种)3.55万亩,产鲜菜15万吨;年生猪存栏4.5万头,出栏8.8万头,家禽存栏18万只,出栏70万只,全乡畜牧产值达到7800万元;截止到2012年在蔬菜种植方面,温室、大拱棚、小拱棚合计4万多座,年产蔬菜25万吨;粮食种植方面,实行“麦套瓜、瓜套薯”新模式,解决了该地区人均耕地少,土地利用率低下定问题,增加了农民收入。近年来,新习乡把发展蔬菜、畜牧、林业和劳务经济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来抓,已经发展成全省国土绿化先进乡、濮阳市蔬菜强乡、畜牧和劳务输出大乡
今年该乡在负责农村农业工作的张乡长的引导和组织下,创新推出“地控温三循环养猪法”经过组织合作社带头人赴外地考察取证;政府农业畜牧部门、专家、技师多方论证,被证明可行后,于2012年初就先后规划建设了丁寨“猪-沼-菜”园区和北新习“猪-沼-花”园区,截止到目前主要以生产周期比较短的“猪-沼-花”模式的示范园区也都已经开始产生效益。按照每花棚投资4万元,每亩定植4000颗,每颗年产50-70朵,每朵售价0.25元,每亩效益至少可达5万元,一年内就可以收回成本。
这样的喜人的数字和投资回报,是经过乡政府正确引导,全乡人民积极参与建设而得来的。就是在示范园区建设初期,该乡领导、合作社带头人、农户齐上阵,热火朝天的进行农业设施化建设,通过对全乡养猪场所进行整合统一规划,领导一对一进行引导和帮扶一点一点的发展起来的。
现如今的示范园区按照这种养猪模式,年出栏可达30万头,涉及700多家的农户将有效带动辐射周边16个村,这种由地上转为地下、分散转向集约,不仅减少了投资成本,而且方便进行管理,且投资周期较短、效益高
现在这种先进养猪法,经过新习乡人民的努力下,已经建设的有模有样了。然而这么大的规模和产量如何输向市场,怎样在市场上进行流通呢?该乡负责农业方面的领导积极扩大宣传,找寻合作活伴。目前经张乡长介绍,该乡正在和中国养猪企业百强企业—河南省南天种畜有限公司实行“南北合作”引进后者种猪,利用其渠道优势和品牌影响力,来打开市场和扩大知名度。相信这种优势互补的合作可以更好发展设施农业、造福一方人民。
后期规划:据负责农村农业工作的张国增张乡长透漏,该乡十二五的发展规划是:建设一个中心镇社区,打造四个高效农业示范区:“猪-沼-菜”示范园区、无公害蔬菜示范园区、高效粮食生产示范区、林果生产示范区,开辟一条红色生态旅游线:以谢台臣故居为中心,以洪福寺—谢台臣故居—丁寨寺—濮阳军分区教导队训练基地—金堤河两岸垂钓中心为景点的旅游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