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三农B2B网讯 在中国,牛羊在家畜类动物中的地位颇高,不仅仅是因为牛羊养殖是我国传统养殖品种,更因为近年来,牛羊价格一路上扬,市场长期高位运作,一些大大小小的养殖企业均获利丰厚,让牛羊养殖成为家畜养殖的黄金项目。
然而,在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养殖户也要清醒地意识到当前我国养殖业面临的潜在风险。抗生素,瘦肉精等食品安全问题频频牵动着大家敏感的神经,屠宰加工企业认为散户养殖缺少技术,难以控制;政府监管部门认为散户养殖违规违法,难以监管;小型散户养殖缺少价格信息,常被市场波动弄得挣不着钱。
合作社养殖,规模化运作,公司化管理是家畜养殖发展的必然趋势,既能让养殖户挣到钱,又能让老百姓吃上放心肉。近几年来,食品安全已受到高度重视。要确保肉制品的质量安全,建立优质商品肉生产基地是肉类生产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
合作社养殖提高组织化程度
一提起合作社,大家可能会联想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合作化运动成立时期的合作社。50年代办合作社,成立人民公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行了大包干。然而我们现在建立的养殖合作社与过去的合作社有着本质的区别:过去的合作社主要是所有制的变革,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成了公有制,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挫伤了群众的积极性,所以后来要搞大包干,解放生产力;现在成立的合作社,不改变所有制,不吃大锅饭,而是适应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要求,是以为大家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为主的合作组织,实际上是一个服务性的行业组织,是为了最大程度地化解养殖场(户)的风险,让大家获得更稳定的经营效益。
生产方面:避免信息闭塞,盲目生产,不是多了就是少了,与市场脱节。
技术方面:避免技术薄弱、管理落后、疾病风险大、生产水平低。
销售方面:避免分散经营,养殖与加工分离,产销脱节,不能直接进入市场,影响收益。
其他方面:欧美发达国家提供了成功经验,如丹麦生猪合作社、荷兰生猪合作杜、美国大豆协会等;市场经济是开放式的,也要有计划,生产必须与市场接轨,所以要组织起来,合作社为大家排忧解难,解决分散单干办不了的事。
规模化运作增强产品竞争力
目前养殖标准化水平低,影响产品竞争力,食品安全标准不断健全,养殖业面临严峻挑战:安全意识、市场准入、进京入沪、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国外技术壁垒等。养殖必须实行标准化生产,提高质量安全水平,才能增强竞争力,才能持续发展。
合作社通过社员自律,加强管理,靠质量占领市场,获得效益。总而言之,散户们抱团应对市场,加入合作社,实现了规模养殖。在管理方面下足功夫,监管到位,积极应对市场,才是未来养殖业发展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