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山东高青县活牛可抵押贷款-新闻资讯-畜牧-三农网
山东高青县活牛可抵押贷款

山东高青县活牛可抵押贷款

作者:yhttedit   2020-04-17 15:19:56  点击:17

详情

    山东高青县通过两年左右的探索,成功实施活牛抵押贷款。究其本质,是在生物属性之外,市场又赋予活牛以经济属性,成了可抵押的资产。高青的探索,就是围绕着活牛这一特定牲畜,由政府提供鉴证,培育可自由交易的市场,让农民和企业获得了可以与银行进行交易的完全产权。有了这种完全产权,有了可充分交易的定价机制,才谈得上农村金融的创新。

   “家有千万,带毛的不算”,这句流传甚广的俗语告诫人们:饲养禽畜风险太大,动物活体根本算不上家产。但从2012年下半年起,高青县的养殖户和企业,却能将饲养的黄牛和黑牛登记造册,并作为资产抵押,从银行贷到了款。

  通过明晰产权、发现价格、分散风险等手段,高青县政府和市场联手,将原先“不算数”的活牛,变成了可抵押的动产,解决了养牛业的资金瓶颈问题。“带毛的”不仅算数了,还成为了当地养牛业者最重要的融资工具。

    养牛差的就是钱

  无论是农户还是企业,从购买母牛到收购小牛,从供应饲草到建设牛舍,比其他养殖项目,要耗费多得多的资金。高青县常家镇五合村村民吴洪峰,养了4年黑牛。他告诉记者:买一头能繁母牛得1.5万元,如果肚子里有小牛,价格得“小两万”。目前,吴洪峰的养殖场存栏有80多头母牛,算下来,光买母牛就是一笔不小的钱。“一头牛每天的草料钱算下来也得12元左右,我这80多头母牛,一年的草料钱就得好几十万元。”吴洪峰说。

  但农户们要获得贷款,除了找公务员担保,只有三户联保。吴洪峰说:“咱哪有公务员亲戚给担保?联保封顶只能贷5万元,只够买两头母牛,根本不够使的。”

  山东布莱凯特黑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当地两家龙头企业之一,吴洪峰饲养的小牛正是被该公司收购。“现在,公司收购一头小牛得将近9000元,这个价格明年还得涨。”公司总经理柏学进说。目前,该公司自有牧场存栏黑牛近1万头,仅收购资金一项就需要近亿元。虽然公司抵押了土地和房产,但所获得的资金仍然不能支撑其快速滚动发展。在当地,农户购买能繁母黄牛,通过人工授精等方式,繁育出小黑牛。经过6个月的饲养,初长成的小黑牛,由企业收购。小黑牛在企业经过22个月的饲育,达到出栏条件,分割屠宰,产生效益。由于黑牛的生产周期很长,资金占用时间在畜牧业中几乎最长,农户和企业对资金的需求极为迫切。

  “养黑牛,别的都没啥,就是差钱!”吴洪峰说。

    把动物变成动产

  农户和企业,一有现钱,就投入买牛。因此,活牛成了养牛业者最重要的本钱。但“带毛的”活牛,在别人看来并不算资产,拿来抵押给银行,更是天方夜谭。但在信用和担保都不解决大问题的背景下,用活牛抵押成了被逼出来的课题。

  把动物变为动产,就必须将牛的经济属性确定下来。在农行高青支行公司业务部经理姜震看来,这当中要过4道关。从2010年开始尝试,为了闯这4道关,银行、企业、农户、政府做了大量探索、合作甚至妥协。

[page]


  第一关:价值确认。一头牛能抵押多少钱?农户、银行谁说了也不算,按照动产抵押登记有关办法,得由专业价格评估机构出具报告。干了15年估价工作的薛永亮,对给牛估价很犯难。在那之前,他一年也就碰到几起给动物估价的案例,但多数属交通事故赔偿。要像机器设备那样,当做抵押资产来评估,薛永亮觉得颇为棘手,因为现有的估价规范并不适合价值高且越养越值钱的黑牛。对这个新生事物,薛永亮边试边干,通过实地清点,最终为每一个企业和农户,评定了牛的价值。这个价格,相比市价,打了一个不小的折扣。

  第二关:检疫免疫。禽畜不能抵押,问题主要出在疫病风险。柏学进说:“黑牛不像奶牛,不容易生病,光吃不干活,越长越壮。”吴洪峰说:“牛这样的大型动物,不容易生病。县里重视养牛,畜牧局常派人来指导,他们很重视,不用担心生病。”姜震和同事曾一气数了3700多头牛,发现只有2头打吊瓶,但都因为先天不足,而非染病。

  第三关:抵押登记。要将机器设备抵押,银企双方必须到工商部门,将评估好的动产登记造册。对高青县工商局市场合同科科长张浩来说,登记活牛为动产,是前所未有的业务。该不该登记、怎么登记,县工商局一直拿不准。得到上级的肯定答复后,2012年7月2日,吴洪峰和农行工作人员来到工商局,将估价71.49万元的80头牛,在工商局作为动产登记,并取得了27.9万元的贷款。吴洪峰也成为山东省进行动物活体抵押贷款第一人。

  第四关:农业保险。银行曾要求贷款方,在贷款之前,给黑牛上保险,进一步降低风险。但因为4.5%的保费费率太高,这一本来大前年就可实施的金融创新,久未实施。但随着农业保险市场的放开,新介入的阳光财险报出了1.95%的费率,这让企业感觉还能承受。之后,在上级行提出不将入保列为必要条件后,高青支行决定:企业必须参保,养殖户不强行要求。在给2100头牛支付了每年80多万元的保费后,布莱凯特公司终于通过抵押活牛贷到了款。

  从提出到实施,政府和市场联手,花了2年时间,闯了4道关,让动物成了动产。

    抵押解决大问题

  尽管过程麻烦,尽管压力很大,尽管“抵押”俩字说出去不好听,但吴洪峰承认:活体抵押给他解决了融资的大问题。在现有的融资环境下,这是最好的办法。

  拿着贷到的27.9万元,吴洪峰买了12头母牛,如今都已怀孕,明年就能产生收入。按照今年一头牛8600元来计算,能为他带来10万元左右的收入。仅去年前三季度,吴洪峰将50多头小牛卖了40多万元;可以预计,随着融资规模扩大以及收购价的上涨,他的收入还会更高。正因为这笔贷款,吴洪峰能够不断“滚雪球”,将养殖规模迅速扩大。

  现在,吴洪峰每月还息1970元,一年到期后还本。他觉得还款没压力:“过年的时候还能卖15头,全年卖70头没问题。卖了牛,除了还贷款,就用来买牛、买草。只要条件允许,到期后,我想都抵押出去。”

  布莱凯特公司目前存栏黑牛近万头,但只有2100头12-16月龄的黑牛,作为优质资产抵押贷款。但这笔3000万元的贷款,已经为公司解决了大问题。对布莱凯特公司来说,活体抵押贷款资金,是其他抵押贷款资金的两倍。黑牛活体抵押,已成为公司融资主要渠道。对这家农牧企业来说,活牛作为最重要的资产,在金融市场上真正体现了其应有的价值。 

    养殖富裕户

    家产曾经“没价值”

  经济学家陈志武,将金融定义为“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一个农民,要想获得银行的贷款,必须要有可与银行交换的东西。但这样的东西,在农民身上少之又少。现有农村产权制度的安排,不时体现出与现代金融逻辑的相悖之处。

  养殖户吴洪峰,在养牛之前干过买卖,能滚动发展到如今80多头母牛的养殖规模,怎么也能算得上富裕户。但在活牛抵押实施之前,他很为贷款发愁,因为他能与银行交换的只有信用,以及价值较低的动产。作为三户联保体中的一员,信用只能为他带来最高5万元的贷款,价值太低;家中的耕地,只有承包权,却没有所有权,不能交易;自家的农房盖得再气派,但没有市场可买卖;自身的人际关系网络,也无法提供强有力的担保,而且其“人情成本”并不低。

[page]


  之所以存在这样的困局,在于农户的主要资产,尤其是不动产,没有可供交易的市场。即便有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宅基地证提供法律保护,但却受制于市场的缺陷,无法变现产生价值,更谈不上在金融市场上“跨时间”的交换价值。

    注定是活牛

    注定是高青


  那么活牛呢?牛可以自由交易,而且是谁家的很清楚,一手交钱一手交牛的情形早已司空见惯。但这样的逻辑,并不能用在和银行的交易上,因为动物活体实在特殊。

  “家有千万,带毛的不算”。今天抵押的畜禽,明天要是死了,对银行来说意味着抵押物的消亡。再说了,如果农户偷偷将抵押的活牛卖了,

相关分类
请在电脑上注册登陆 网址:https://www.zxb2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