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进入冬季以来,浙江杭州余杭区仓前街道的“羊锅村”车水马龙,那情景可与杭州的梅家坞媲美。“羊锅村”的牌坊旁,停着几辆挂外地牌照的大货车,车厢内,山羊们不断地把头伸出,探视这陌生的街区。
这些山羊有的来自浙江的龙游山区,有的来自安徽,最远的来自内蒙古。两个多月来,每天都有装着山羊的货车驶入仓前街道。
仓前傍着运河,是古代的“国家粮仓”,已有近900年的历史。“掏羊锅”原本是这里的旧俗旧时仓前有不少农户以贩卖屠宰山羊为生,羊肉卖完后,羊头、羊脚等羊杂碎煮在锅里,边吃边掏,世代相袭,但绝对是农家的自娱自乐,登不上大雅之堂,出了仓前就少有人知。
然而这“掏羊锅”却因为乾隆皇帝的“临幸”而成为名点。传说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游至仓前龙泉寺,饥饿难耐,遇上仓前街上卖羊肉的羊老三,羊老三好客,请乾隆到家吃饭,没想到家里没什么好菜蔬,情急之下,羊老三只好“掏羊锅”招待皇上。乾隆吃的都是山珍海味,那久违的羊杂别有一番滋味。乾隆吃得意犹未尽,回去后御书“羊老三羊锅”牌匾,再赏三百两白银。自此,仓前掏羊锅就上了名堂。
当代“掏羊锅”的兴起是在2006年。那年年底,仓前古镇举办“首届仓前羊锅节”。仓兴街上,50个烧制羊锅高手,一字排开,盛况空前,闻讯赶来的杭州市民吃得大呼“过瘾”。3天的“羊锅节”,创收400万元。
在城市化进程中,余杭县成了杭州的一个区,仓前镇也改成了仓前街道,与杭州市区的时空距离陡然拉近。沿着杭州的快速交通网,出门一路向西,不用拐弯直接可到仓前羊锅村,花不了半个小时。而杭州人的“杭儿风”近年来热衷于慢生活,杭州景区和近郊的农家乐成了市民休闲度假的好去处。仓前街道的决策者敏锐地捕捉到了其中的商机,在2006年的首届“羊锅节”之后,2007年再次举办“羊锅节”。由于提前准备,又有早一年的铺垫,食客翻了两三番,当年创收1500万元。仓前街道一发不可收,投资3000万元,建起了羊锅村,树起了牌坊,挂起了灯笼,俨然成为旅游景观。此后“羊锅村”营业额逐年递增。至2012年,仓前已连续举办了七届羊锅节,累计接待游客近200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1.57亿元,成为长三角地区规模较大、参与度较高、影响力广泛的节庆活动,并荣获中国十大饮食节庆金手指奖。
新年伊始,记者来到“羊锅村”,走进荣法羊锅店。热气腾腾的厨房里,放着两口直径约一米的大羊锅。这么大的羊锅,一次能煮几只羊?店老板王荣法告诉记者,他在为今晚预备的,每只锅一次能掏10只羊,一大锅够四五十桌客人吃了。王老板说,今年的羊锅节生意好得不得了,最多的一天,荣法羊锅店做了130多桌。
为了鼓励竞争,提高“羊锅”的质量和服务水平,“羊锅村”的经营户都有星级招牌,从三星到一星共有15家星级羊锅店。荣法羊锅店是三家三星中的一家。王荣法每天凌晨3点起床,杀羊,炖煮羊肉,中午、晚上招待客人,晚上9点收工。每年10月到第二年3月,王老板每天都会重复这样的生活。剩下来的半年,他就轻松了,喝喝茶、串串门,享受闲暇时间,悠闲自在。这也是大多数羊锅店老板一年的作息规律。
我们落座。服务员先端上来一个酒精锅,里边放着滚烫的老汤和羊杂。接着端上来一盆白切羊肉、一盆羊杂,都是煮熟的,颜色有点微黄。羊肉很嫩,没有膻味。江南人吃羊肉大都怕膻味,所以这里的掏羊锅很对江南人口味。
服务员介绍,这里所有的羊都是羔羊,因此口味鲜美。而掏羊锅的最成功之处是将当地的新鲜菜蔬称为羊锅组合。浓郁羊肉伴以新鲜菜蔬,多了一份舒坦和惬意。
朱华区长意犹未尽。他告诉记者,看到仓前的农民靠“羊锅”发了财,运河另一头的余杭运河镇村民有些不服气。“你有掏羊锅,我有红烧羊,味道绝对不比你的差!”运河镇的领导前些年找到了杭州西湖博览会组委会,把“运河鱼羊节”列进了西博会的主项目,并且联合杭州、上海等地的旅行社,把游客请进家中看厨房里的大灶、老柴和铁锅,游客揭开锅盖,锅里炖着的羊肉热气外冒,香味袭人,让人连连咽口水。
仓前羊和运河羊的PK竟然使羊的身价也翻了一番。早先养殖户卖一只山羊换回400元已经心满意足,如今几乎所有的羊全都上了桌,一只羊的价值至少卖到800元。余杭的山羊早已供不应求,仓前街道与浙江、安徽、内蒙古等地签订了供羊协议,一个冬季能够消费10万头山羊。
如今,余杭的“羊锅村”已经成为集羊锅美食、休闲度假、观光旅游为一体的杭州市商业特色街区、省级特色旅游村,并成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一位旅游经济学家在余杭考察了“羊旅游”后说:一只羊能够走多远?养大了卖掉是一产,企业化养殖或企业化加工是二产,而余杭的羊走上餐桌则成了三产。城里人开了眼界饱了口福,农民不离土离乡走上了富裕路。这笔账怎么算都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