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三农B2B网讯 自从我们国产的奶粉出现“三聚氰胺”事件之后,人们就将洋奶粉视作了救命得稻草。然而在25号,一条“新西兰牛奶中发现有毒物质”的消息却出现在了一些媒体显要的位置。
消息显示:新西兰牛奶及奶制品近日被检测出含有低含量的有毒物质双氰胺。受此消息影响,港股市场奶粉商雅士利股价25日暴跌14.70%,另一奶粉股澳优则仍处于停牌状态。
人们还没有从三聚氰胺的阴影中完全走出来,惊闻洋牛奶可能也不安全,真是有点不知道喝什么好了。那么,新西兰牛奶真的成为“毒奶”了吗?
在人们的印象中,新西兰牛奶一直是纯净优质的代名词,新西兰牛奶广告片中一望无际的绿色牧场、低头吃草的奶牛给人一种纯自然的感受。然而,现在人们发现,保护自然有时也需要化学品的帮忙,而化学品常常与毒性关联。这次在乳制品中发现的微量双氰胺,就是新西兰农民用来喷洒在牧草上以阻止肥料副产品硝酸盐污染自然环境的。据说新西兰第一产业部最开始的调查认为双氰胺不会造成食品安全问题。但是,后来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将双氰胺添加到安全性待检测物质名单,随后双氰胺的安全性遭到质疑。记者采访时发现,很多专家对双氰胺也很陌生。广州市奶业协会理事长王丁棉认为,现在就说新西兰的牛奶是毒牛奶太早。
王丁棉:把信息披露出来,从官方的监管进行细化,本身这个对消费者来说应该是一个信任的事情,检测结果告诉你,给你一个知情权,从这个层面来说本身不是坏事,但是如果是含量很高,或者是分析出来这种化学物质真的毒性很强的话,那就是另外一个概念。本身目前对这种物品还处在一种风险评估的阶段,把它定义为毒这个层面可能是为时过早一点。
新西兰两家规模最大的肥料公司目前已经暂停出售双氰胺,新西兰政府也已经下令禁售含有双氰胺的奶类制品。王丁棉认为,主动公开是行业自律的表现:
王丁棉:行业自律达到比较成熟的程度,而不是像我们国内有的大企业出了事情,食品安全事件就靠公关、手段压住媒体等等,我为什么说这次人家是主动把你检测东西从风险评估这个角度披露信息,这个比你不知道还更好,起码人家是光明一面成份比较大。
新西兰官方数字是当地奶农中只有5%使用双氰胺,所以受影响的乳制品很有限,而且一年当中,牧场只使用双氰胺2至3次。目前中国市场上进口的新西兰大包奶(包括脱脂奶粉、全脂奶粉)占到了中国总进口量的80%,而这与普通游客在新西兰抢购的奶粉是两回事。
西安市乳业协会秘书长王伟民:咱们国家把它大包装奶粉拿过来以后进行再加工,比如还原成液态奶或者是配制成奶粉是这个渠道,任何到新西兰旅游或者出国回来的采购商店里卖的奶粉是两回事,它国家大包奶粉给中国出口量确实很大。
那么中国市场上哪些奶制品是外国大包装奶加工后的还原奶?消费者如何区分?问题就在这儿,从商品包装上没有任何标注。
王伟民:有好多厂家,可能也是有意的不标这个东西,因为咱们农业部原来有一个规定,还原奶必须标识,现在各个企业都不往上标,用了还原奶也不往上标,这等于剥夺了消费者的知情权,消费者也不清楚。
另一方面,新西兰乳制品占到了中国全进口婴幼儿食品的40%,而全球60%的奶制品企业和乳品供应商采用都是新西兰奶源的奶粉。对于习惯给宝宝买国外奶粉的父母来说,现在肯定会有点不知如何是好。王丁棉认为,其实,目前中国父母有些过度依赖奶粉:
王丁棉:现在我们现在婴幼儿奶粉的消费量这两年它在全球第二,除了日本是最高,我们是跟着日本后面,其实你看美国的小孩,一岁之前,零岁,从一出生到一岁基本上不主张也不吃婴幼儿奶粉,我们说婴幼儿奶粉不能绝对作为主粮作为补充。我还是强调我们医生营养专家主导的1岁以前还是以母乳为主,不足情况底下可以通过多元性的营养渠道供需,包括水果、粗粮都可以适当配备一点进去。美国1岁之前食品营养清单我看过,友人推荐过,人家就很合情合理,里面当中连一调羹奶粉都没有,人家不是长的很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