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洋奶粉价格仍然“高烧不退”-新闻资讯-畜牧-三农网
洋奶粉价格仍然“高烧不退”

洋奶粉价格仍然“高烧不退”

作者:yhttedit   2020-04-17 15:20:53  点击:6

详情

    三农B2B网讯 从2013年1月1日开始,我国已经调整了780几种进口商品税率,特殊配方进口婴幼儿奶粉关税已从20%降到了5%。关税下调后,持续涨高的洋奶粉价格能否降温呢?笔者就此事调查得到的是否定的答案:关税的下调并没有动摇进口奶粉的高价,个别品牌进口奶粉甚至还在想着如何抬高价格。

    据分析,洋奶粉价格高企是由250多项中间费用堆起,,难达消费环节。

    洋奶粉价格坚挺依旧

    在《2013年1月1日起我国调整进出口关税》的公告上笔者看到,包括乳蛋白部分水解配方、乳蛋白深度水解配方和氨基酸配方特殊婴幼儿奶粉在内的3种特殊配方进口婴幼儿奶粉,关税从之前的20%降至5%,而其他品种的婴幼儿奶粉则并未进行调整。

    此番关税下调,是否会间接促进洋奶粉的降价?近日,笔者走访山东省济南市部分超市发现,洋品牌奶粉价格并未下降。笔者发现,澳优、惠氏、雅培、多美滋、雀巢等奶粉品牌旗下特殊配方奶粉的价格都不低,大部分商超销售的桶装进口奶粉价格在200元到300元之间,个别高档产品价格甚至高达400多元,而国产奶粉价格多在100元到200元之间。有澳优奶粉销售人员称,一款现售价338元/桶的特殊配方奶粉正酝酿涨价至368元/桶。

    多位国内外奶粉品牌商均表示,关税下调,基本上不会造成对于终端市场的价格影响,因为特殊配方进口婴幼儿奶粉“市场份额较小,且关税费用在奶粉成本中的占比较低”。

    250余项中间费用堆起高价

    业内人士分析,决定价格的因素在于供求关系,关税在整个进口奶粉成本构成因素中的占比并不大。一桶进口奶粉到消费者手中,需要经由厂商、进口商及各级销售商和零售终端。关税环节下调的税费,很可能在中间流通环节被“瓜分”了。即便是这部分利润顺利到达了零售终端,面对供不应求的市场,拥有“定价权”的零售终端也应该不会选择降价。

    一位新西兰奶粉商证实了以上说法:一桶进口奶粉从原产国到中国的终端市场,中间会涉及250余项费用,其中包括入关检测费、入关申报费、跨国物流费、保险费、进入中国之后的各项检测费、关税、增值税、码头搬运费、仓库使用费、国内运输费、分装费、营销推广费、经销商运营费、员工工资、员工各项福利费、渠道建设费、商超入场费等,其中每一项费用下面又会细分成若干费用支出项。“这些费用累加起来,最终会导致一桶进口价约100元的洋奶粉,当摆上中国商超柜台时,价格不得不卖到300元左右。”广东省奶企协会理事长王丁棉表示,经销商的利润和物流环节是洋奶粉最大的价格推手。

    而数据显示,外资品牌在我国婴幼儿奶粉高端市场份额超过80%。面对外资独大、国产奶粉信任缺失等种种矛盾,洋奶粉的坚挺价格也很难撼动。

    国产奶粉如何重获消费者信任

    有经销商直言,此次降低关税肯定会对国产品牌奶粉造成更大冲击,但一切还得等政策落地才好评判。相关专家预测,未来的奶粉市场仍将是以大品牌、大企业为主,中小规模奶粉企业终将因销售费用过高、盈利空间有限而退出市场。

    尽管业内人士普遍呼吁洋奶粉品牌下调产品价格,但只涨不落的洋奶粉价格,也应唤起国产奶粉企业的反思。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近几年,国产奶粉问题频发,消费者对国产奶粉心存疑虑,国内企业在奶粉行业话语权进一步旁落,导致了洋奶粉涨价有恃无恐。“对于国产奶粉来讲,在洋奶粉涨价漩涡中,价格相对低廉,本来是竞争优势,国内奶粉企业要从源头上下功夫,从制度上强化、落实,提高乳品标准,加大奶粉质量的监管力度,及时公布检测信息,抓住进口奶粉涨价的契机,重新取得消费者的信任,夺回市场,打破洋奶粉定价话语权。”


相关分类
请在电脑上注册登陆 网址:https://www.zxb2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