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从3月1日开始,香港对携带婴儿奶粉出境实施严格管控,每名16岁以上人士最多只能携带1.8公斤奶粉出境,否则将面临罚款甚至监禁的处罚。
针对此次香港奶粉限购事件,国内外多方都发表了不同的见解。有的人认为,内地奶爸奶妈跑到香港去购买奶粉,是对中国奶业没有足够的信心;也有人认为,香港奶粉限购是对内地奶品企业的一种“羞辱”,泱泱大国,连合格的奶粉都造不出,难道不是一种耻辱么……
其实中国奶业的发展现状是由其发展过程中的特殊性决定的。中国奶业不管是在土地结构还是养殖模式上,都有其特殊性。
缺少牧场 发展受限
中国奶业起步晚、起点低,但发展迅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奶类生产量以每年两位数的增长幅度迅速增加,远远高于同期世界平均水平。中国乳制品产量和总产值在最近十年内增长了10倍以上,成就显著。
然而中国奶业越发展,问题就越严峻。养殖分布不平衡成为主要制约条件。种草和养牛极度不平衡,导致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出现:草多的地方奶牛少,奶牛多的地方草少,而且牧草的主产区和主销区相距甚远。一般人都知道,荷斯坦奶牛耐寒而不耐热,我国牛奶生产区是东北、华北和西北,但是牛奶的主要消费地区却集中在华东和华南地区,带来的不良后果是:北方的草资源和水资源逐渐耗竭,奶源过剩,原料奶价格下降;而南方鲜乳供应受限,许多地区只能饮用常温保存奶或含奶饮料,或用奶粉替代。
新西兰奶业发展很成熟的原因是他们拥有非常大面积的牧场和合适的气候,并且主要采取21天轮休法。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是那种大面积的牧场却极为缺少。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关于土地流转、土地确权政策的出台,无疑给内地奶业提供了契机。众所周知,实行土地流转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利于土地的长远规划和产出效益;减少土地纠纷,一切有据可依……土地流转出租、承包、信贷等多种形式,使得内地奶业也有了充分的土地资源。
农户散养 “营养不良”
目前,国外现代化畜牧业主要采取集约化养殖,因为大规模的养殖模式能够收获更大的利益。而集约化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