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核心提示:
■3月19日,四川简州大耳羊正式成为国家级新品种。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培育的第二个肉羊新品种。
■2012年简阳全市出栏山羊135万只,山羊产业实现养羊收入15亿元,年消费活羊50万只以上。
60余年风雨兼程,60余年春华秋实。
3月19日,简州大耳羊成功迎来历史性一刻——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正式授牌简州大耳羊为国家级肉羊新品种。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培育的第二个肉羊新品种。
位于简阳市坛罐乡的大哥大简州大耳羊种羊场
简州大耳羊培育成功,在简阳乃至全国畜牧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将促进我市现代畜牧业特别是现代羊产业的快速发展。以“西部第一汤——羊肉汤”闻名遐迩的简阳,将以此为契机,做大做强羊产业,让简阳大耳羊奔向世界。
简阳市委书记王宏斌(中)、市委副书记、市长赵春淦(右一)调研指导大哥大牧业公司羊业发展
关键词:培育
简州大耳羊誓做国家级“领头羊”
1981年的一天,龙泉山脉简阳境内段,国家畜禽品种资源普查队伍正艰难行进沟壑山间之中。突然,有人惊呼起来:“快看,那羊样子好奇特!”
体格高大,背腰平直,四肢粗壮,被毛黄褐色,耳大又长且下垂……眼前的羊,令大家疑问丛生:“这是什么羊?”
消息传开,四川农业大学著名养羊专家刘相模教授组成的鉴定小组立即实地走访,调查认定:该羊群体为“全国少有的山羊新类群”,由于耳大下垂是群体标志性特征,因此将其取名为“简阳大耳羊”(又名简州大耳羊)。
简州大耳羊是由美国努比山羊与简阳本地山羊杂交培育形成的肉用山羊新品种。在20世纪40年代,宋美龄女士出访美国时,美国总统赠送40只努比山羊,放养在四川龙泉山脉一带。因其与简阳本地山羊的杂交后代生产性能优良,深受当地养羊户和消费者的欢迎,得以不断发展,数量达到1万多只。
简州大耳羊具有繁殖率高,产肉性能好,屠宰率高,板皮质量好,膻味低等特点。1980年代,简阳县政府决定,大力发展努比山羊本杂交羊。1984年至1985年间,简阳先后从英、美引进了121只努比山羊,对原有杂种群体进行血缘更新和级进杂交,以提高其生产性能。
2008年,简阳市委、市政府正式启动了简州大耳羊新品种选育工作,对杂交群体进行横交固定。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分管副市长为副组长,畜牧、财政、市委农办、市科技局主要领导为成员的简州大耳羊新品种培育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由简阳市畜牧食品局、西南民族大学、省畜牧科学研究院、四川农业大学、省畜牧总站、简阳大哥大牧业有限公司等单位的科技人员参加的课题组。
此后,新品种培育工作快马加鞭。简州大耳羊迈向国家级新品种的梦想正一步步走近现实。
据统计,1998年以来,简阳完成了简州大耳羊4个世代的选育,对各世代羊只开展了系统测定和选择培育,完成了体尺体重测定1.2万余只,屠宰测定123只,中间育肥实验80只,开展了简州大耳羊遗传基因检测工作。专家组建立了简州大耳羊5个世代的种羊档案120册,包括1.2万只简州大耳羊的各项基础数据,开展了8项专题研究,形成了近20个专题研究报告。撰写了简州大耳羊新品种审定资料汇编,共68万字,36万个测定数据。
2004年四川省正式将简州大耳羊命名为四川省地方山羊新品种。到2012年9月31日,简州大耳羊的世代选育工作已完成了4个世代,形成了耳大下垂、体格高大、生长速度快、繁殖率高、产肉性能优良等特点的肉用山羊新品种。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专家组于2012年10月13日通过了现场审定。今年1月24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通过审定并于1月30日向全国公示,2月7日公示结束,农业部正式审定简州大耳羊为国家新品种。
关键词:创新
构建新品种培育的 “基石与屏障”
“书记、市长多次亲临第一线调研、慰问现场科技人员,没有领导的高度重视,就没有简州大耳羊新品种培育工作的成功。”简阳市畜牧食品局局长杨益琼连连感言,历届简阳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重视是简州大耳羊新品种培育成功的关键。
畜禽新品种培育工作是一项时间跨度长、涉及面广、技术含量高、资金需求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
如何让培育工作又快又好,尽早见效?简阳不断着力于机制与科技模式创新。这是简州大耳羊新品种培育成功的基础和保障。
培育工作启动之初,简阳就确立了“政府主导、部门协调、市场运作、财政扶持”创新机制。简阳市畜牧食品局与简阳大哥大牧业公司签订了合同,明确了与双方的权利与义务。这确保了企业配合课题专家组在项目垫资、后勤保障、实验研究、体尺体重和屠宰测定、建立系谱档案、资料整理等方面开展了扎实有效的工作。
“动物新品种培育工作仅靠单一的财政补助既达不到需要,也不现实。通过市场化、企业化运作,吸引龙头企业、羊业专业合作社实现多元化投入,既是解决简州大耳羊新品种培育工作所需经费的重要途径,也是简州大耳羊新品种培育成功的重要基础,有利于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简阳市委副书记、市长赵春淦介绍说。
简州大耳羊新品种培育工作是一项科技含量很高的创新型工作,单靠县级畜牧主管部门的技术力量是很难完成的。在简州大耳羊新品种培育工作进程中,简阳紧紧依靠西南民族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等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的技术优势,组建强有力的专家团队,探索创新“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基地市+企业+合作社”的动物新品种培育模式,构筑了简州大耳羊新品种培育成功的保障。
创新凝聚共识,创新激发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