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拥有数百年历史的福建省武夷山“岚谷熏鹅”,近年来,伴随着武夷山旅游业蓬勃发展而闻名海内外,中外游客好评有加。近日获评“全国农村妇女岗位建功先进集体”的武夷山岚谷锦秀园农民专业合作社,就是“岚谷熏鹅”的重要养殖、制作和销售基地。3日,笔者慕名驱车来到岚谷乡横墩村,探访了徐丽妹和她的姐妹们创业的艰辛足迹。 徐丽妹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中期的福安市板中乡,少年时跟随姑父、姑姑来到武夷山。她当过缝纫,卖过衣服,酒楼里跑过堂,还开过小店。后来,她回到岚谷乡横墩村丈夫身边,认真筹划怎样利用当地传统而悠久的养鹅优势,组织村民办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 兰秀繁、徐丽妹夫妇俩选中的锦秀园,在离岚谷乡政府3公里的山坳里,山路崎岖,交通不便。徐丽妹拿出多年积攒的60万元,修路、承包农田、购买设备等。2006年,锦秀园农民专业合作社宣告成立,成员以农民为主体,实行民主管理,利润按交易额比例分成。 2008年,徐丽妹租赁土地种植230亩西瓜、养鱼7000多尾和一批土鸡等,但受台风袭击,种养业遭受毁灭性重创,损失40多万元。多年积累毁于一旦,徐丽妹和姐妹们欲哭无泪,一度萌生创业念头。次年,她尝试种植仙草,由于面积过大,缺乏市场,再次以失败告终。 痛定思痛,集思广益,经过反复调查和酝酿,她选择了岚谷乡全市闻名的白鹅养殖业,并学习传统的岚谷熏鹅制作技艺,满足武夷山旅游市场供应,由于产品适销对路,终获成功。 在相关部门支持下,去年,徐丽妹带领姐妹们建起一座综合楼,用于办公、培训等,还搭建了面积5000平方米的鹅舍和面积2000平方米的孵化室,安装4台360度旋转摄像头,实现养殖园区的可视化监测及远程操作,并配备白鹅生长环境采集设施,大大提高劳动效率。 去年,徐丽妹组织500多名妇女分批培训,青岛农大食品科学与工程项目学院王宝维教授应邀到合作社授课。目前,合作社拥有200多名会员,带动乡村500多名妇女年养殖千只以上白鹅,年收入达5万多元。武夷山10个乡镇、街道及周边的建阳、浦城、邵武等乡镇妇女纷纷养鹅,总存栏数达5万多只,去年合作社实现销售收入650万元。 锦秀园专业合作社统一向妇女供应鹅苗,出栏后统一回收,解除了养鹅户的后顾之忧,50户残疾人常年得到鹅苗价格减免。低保户陈有兰在锦秀园学习熏制技术,丈夫张水文是肢体残疾人。徐丽妹不仅多方关心,还鼓励其女儿克服困难完成大学学业。对徐丽妹的帮助,一家人感激不已。 徐丽妹和她的姐妹们创办的锦秀园农民专业合作社,去年获全国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称号,徐丽妹也获得南平市“三八”红旗手称号。新春伊始,徐丽妹又有新打算,扩大武夷山市区销售网点,在度假区新开窗口,同时,利用网络优势,拓宽销售渠道,进一步打响“岚谷熏鹅”品牌,今年计划出栏白鹅10万羽,实现销售收入1200万元,带领更多姐妹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