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养猪育种之难难于上青天-新闻资讯-畜牧-三农网
养猪育种之难难于上青天

养猪育种之难难于上青天

作者:yhttedit   2020-04-17 15:21:08  点击:10

详情

  据媒体报道,10月5日上午,广东温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种猪分公司在广东华农温氏总部办公楼三楼举行了隆重的揭幕仪式,标志着一个总规模达5000万头的大型种猪场的诞生。媒体分析称,有望对中国种猪育种的短板进行有力的补充。谈到种猪,不得不说,真是国人养猪的一大伤心之处。

  种猪之殇

  泱泱养猪大国,却需要每年从外国大量引进公猪来维持生产。我国种猪市场不断地重复着“引种-退化-再引种-再退化”这样的一个恶性循环怪圈。目前,我国的养猪业使用的种猪大部分都是杜洛克、长白与大白。在竞争激烈的养猪市场,效益永远排在第一位。以这三种外国猪种杂交出来的肉猪无论是瘦肉率、生长速度还是每胎仔猪数等生产性能,均比本地品种优良。因而,“杜长大”占据了我国猪市场大半壁江山。遗憾的是,不论是杜洛克,还是长白与大白,均是从外国育种场引进而来。由于上游掌握权在外国,在经历数年的使用后,猪群性能开始退化。种猪场猪场不得不再次从万里之外引进新的种猪。种猪业的怪圈也一直这样在重复。

  育种之难难于上青天

  由此,人们不禁感叹:在合法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中,中国是继美俄英法后自主研制出原子弹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国家,难道就没能力培养出自己的种猪?从技术层面上看,我国完全有足够的理论基础与技术力量进行种猪育种。然而实际操作起来,要突破自主育种的障碍,可谓困难重重。

  本土种猪资源保护不力

  我国地大物博,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曾经,丰富的种猪资源是我国养猪业的骄傲。然而,由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本地种猪由于生产性能与饲养成本无法适应市场的需求,渐渐地被养户抛弃。随着养本地猪的人越来越少,本地猪的种群数量也日益下降,甚至濒临灭绝。目前,有不少本地品种猪只仅仅在少数几个保种猪场中苟而残喘。假若如是发展下去,本地品种猪不难变成珍稀动物,甚至灭绝。

  国外引进猪种质量难保

  从外国引进的种猪,不管厂家如何吹嘘其猪只生产性能何其优异,大家心里都明白,为了占据上游主动权,外国人不可能把优秀的种猪外传,优秀的种猪他们都留为己用。再加上由于地域遥远以及检疫等因素,不少外购种猪仅能在小猪状态时进行选购,待其长至成猪时再空运过来。这样对选择高质量猪只来说无疑是又一道障碍。无奈的是,不管外购种猪的不公平待遇有多严重,外国种猪的生产性能依然是目前本地品种无法比拟的。养户们也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自己知。

 

相关分类
请在电脑上注册登陆 网址:https://www.zxb2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