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赖春沐的“草-猪-沼-树”种养殖模式-新闻资讯-畜牧-三农网
赖春沐的“草-猪-沼-树”种养殖模式

赖春沐的“草-猪-沼-树”种养殖模式

作者:yhttedit   2020-04-17 15:20:59  点击:10

详情

  30幢标准化猪舍整齐划一,场内草木葱茏,桂花飘香;场外四周绿树环绕,杉木、香樟和各种果树将整个养猪场掩映在一片绿色中……

  “我是土生土长的长汀人,看到以前家乡水土流失很严重自己也不好受。这10多年来,我在办养猪场的同时,一直十分注意把养猪和植树种草结合起来,用‘草-猪-沼-树’模式把经济效益和水土流失治理结合在一起。”10日,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龙岩市劳模、沐春生态综合养殖场总经理赖春沐兴奋地说,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让他备受鼓舞。

  2001年冬,赖春沐回到家乡投资兴办沐春生态综合养殖场,地点选在濯田镇南安村的长圹坑山场,当时,那里还是一片寸草不生的红色秃山,属于严重的水土流失地。

  “这里连草都不长,怎么能办猪场?”村里不少人劝他。可赖春沐立志建设花园式猪场,要把办猪场与治理水土流失结合起来。于是,他先后投资300多万元,建起一座总面积1.5万平方米的标准化生态猪场。

  猪场刚开建,他就在猪场周边栽种了100多亩的果树、杉树,在幢幢猪舍中间栽种绿树,在树下种植蔬菜、地瓜、南瓜、狼尾草等20多亩,作为猪的青饲料,还投资2.4万元购买了500多株香樟、桂花等景观树种,在猪场及四周种植。同时,又建了13口总面积达1300平方米的沼气池发酵猪粪,实行固、液分离,沼渣、沼液抽到山上的水池里,作为果、树、菜的肥料,形成种养循环利用的生态产业链条。

  经10多年的努力,昔日光秃的长圹坑,如今绿树环绕,草木青青。猪场年出栏商品猪1.1万头,年产值1800多万元,成为长汀县最大的个体生态养猪场。赖春沐还通过“公司+农户”模式,带动了全镇生猪产业的发展。在他的带动下,濯田镇300多家拥有30头母猪以上的养殖专业户都实行了“猪-沼-果(菜、草)”的种养模式,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


相关分类
请在电脑上注册登陆 网址:https://www.zxb2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