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三农B2B网讯 每天,养殖场的1万多头猪会产生约250吨猪粪、猪尿和冲洗污水等。猪尿等经过厌氧发酵处理,产生的沼液可以送到田间地头,成了附近村民种菜、种粮的生态肥料。对多余的猪干粪,“顺康牧业”专门投资建设了开化全县惟一的有机肥无害化处理厂,目前年产有机肥2000多吨,年效益100多万元。
衢州市顺康牧业有限公司建在深山坳中,占地1000多亩。接待者仇老三既是公司总经理,也是位有着20多年养猪经验的“猪倌”,他给记者讲起了“养猪经”。
每天,养殖场的1万多头猪会产生约250吨猪粪、猪尿和冲洗污水等。猪尿等经过厌氧发酵处理,产生的沼液可以送到田间地头,成了附近村民种菜、种粮的生态肥料。对多余的猪干粪,“顺康牧业”专门投资建设了开化全县惟一的有机肥无害化处理厂,目前年产有机肥2000多吨,年效益100多万元。
猪的排泄物引进厌氧池发酵后,每天产生150立方米的沼气,通过养殖场内一台120千瓦的沼气发电机,每天可发电近1000度。12月10日,“顺康牧业”沼气发电顺利并入国家电网。仇老三说,对猪的排泄物的循环利用,既能发电卖钱,又保护了生态,一举两得。
猪的排泄物都能变废为宝,养殖场的猪更是宝贝。为防止传染疫情,养猪场一般是“闲人免入”。在仇老三的带领下,记者穿上一次性防护服,进入养猪场参观。
穿过一段消毒长廊,前方豁然开朗,一幢幢长条形的猪舍整齐排列着。一路走去,有“查情舍、配种舍、怀孕舍、分娩舍”,这些“婚房”、“产房”是为1200多头母猪特地准备的。
在分娩舍内,每头母猪享有一个两三平方米的单间,每个单间边配备保温箱。分娩好的母猪侧躺,才出生的猪崽簇拥着吸奶。有意思的是,母猪的两个耳朵上各戴着一个黄色的大“耳环”。
仇老三介绍,“耳环”是一种电子耳标,电脑自动系统通过对耳标的扫描,可观测每头母猪的具体情况,从而完成自动喂料、发情鉴定、疫情检测。
采取自动化养殖后,目前,养殖场的1万多头生猪和1200头母猪只需要40人左右进行管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顺康牧业”自动化、“生态链”养出的精品猪,目前主要供应上海市场。仇老三告诉记者,明年他们将再扩大养殖规模,“生猪存栏量要达到4.5万头,预计年沼气发电量可达到69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