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三农B2B网讯 距离春节不到一个月,不少市民开始为年货奔走。最近,江西、江苏等地的黑毛猪就迎来了上海的食客,虽然价格比本地猪肉贵三五倍,仍有不少市民团购黑毛猪肉,并大呼“这才是猪肉的味道”!业内人士表示,上海本地其实也有多个黑毛猪品种。但大多不对零售市场供应,而主要用作保种。目前,有关方面正进行相关研究,让本地黑毛猪能够重现广大市民餐桌。
网上找、托朋友、亲自去外地乡间,忙了几个月后,白领王小姐终于在江西新赣找到了几头散养的黑毛猪。她告诉记者,这几头黑毛猪是朋友老家的邻居养的,一共才养了两三头。“那些猪都是农户在自己家里散养的,我看他喂的不是饲料,而是麦类、米糠、玉米、豆饼、蚕豆等,有时候还有些南瓜、甘薯藤。”王小姐现场“考察”后在办公室一说,就引起了同事们的兴趣,8名同事立刻决定,“团购”一只黑毛猪。王小姐表示,这只黑毛猪约200斤,一共7000元。上星期,她特地去了一趟江西,看着农户屠宰、分切、包装后,连夜把新鲜猪肉运回上海。“那天在家里烧了个蹄髈,左邻右舍都来问,怎么那么香!”
其实,上海本地也有黑毛猪。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上海有嘉定梅山猪、金山枫泾猪和崇明沙乌头猪等多个黑毛猪品种,不过大多并不对零售市场供应,而主要用作保种。“如果要卖的话,价格太贵了,普通市民接受不了。”黑毛猪是土生土长的猪品种,曾经是上海市场上的主要肉类品种,但由于肥膘多,瘦肉少,随着由“肥”到“瘦”的消费需求,加上生长速度快的洋种猪的冲击,生长速度慢的黑毛猪渐渐失去了市场空间。
不过,在对黑毛猪进行保种的同时,有关方面也在为其重新出现在市民的餐桌而进行研究,例如通过黑毛猪和其他纯种优质猪进行杂交生产的“混血”猪,就既有黑毛猪的美味,同时也能减少其肥膘比重。业内人士透露,本地黑毛猪再现广大市民餐桌已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