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猪周期”过长 养殖户大呼“吃不消”-新闻资讯-畜牧-三农网
“猪周期”过长 养殖户大呼“吃不消”

“猪周期”过长 养殖户大呼“吃不消”

作者:yhttedit   2020-04-17 15:20:45  点击:15

详情

  三农B2B网讯 每年春节过后的3月至5月,是传统的猪肉消费淡季,生猪价格也相应进入下行通道。然而,与往年相较,今年的猪价下降却让养殖户和屠宰企业有点“吃不消”。与正常年份变化规律相比,今年生猪价格的走势呈现出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下降快,跌幅大,据农业部对全国470个畜禽产品定点监测数据数据显示,春节过后的近8周内,活猪价格下跌了20%;二是活猪价格跌幅明显,而消费终端的猪肉价格降价并不多,据农业部定点监测数据显示,3月份第2周活猪和猪肉均价分别为14.18元/公斤和24.21元/公斤,同比分别下降11.2%和6.8%。消费者还未感受到太多的“实惠”,养殖者却已经陷入亏损,叫苦不迭。

  消费低迷是此次生猪价格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据一些大型屠宰企业反映,猪肉制品的下游客户需求在减少,冻品客户基本上不进货,工业原料客户也在观望。这就直接导致屠宰企业以销定产,减少冷冻库存,在一定程度上对猪价形成了打压。与此同时,养殖者为了降低损失而存栏惜售,大猪压栏的情况,导致生猪出栏量虽有所降低,猪肉上市量却并没有减少,供大于求的局面依旧持续。

  最让养殖户吃不消的,是这场低迷行情的持续性。从去年3月份开始,生猪价格就开始进入下行通道,多地的猪粮比长时间处于蓝色预警区,管理较为简单粗放的中小型养殖户进入亏损状态。据农业部的监测数据显示,去年生猪养殖的品均利润为70~80元/头,一头猪的生长周期大约为6~7个月,七八十元的利润可谓微利。刚刚过去的春节刺激了猪肉消费,生猪价格仅仅走出低价两个月,便又开始震荡下跌,湖北等地的猪粮比甚至跌破5.5∶1,进入黄色预警区。长期微利加上继续亏损,“屋漏偏逢连阴雨”使得大量散户开始退出生猪养殖领域。四川省是全国第一养猪大省,来自四川省畜牧食品局的数据显示,全省散养户所占的比例,目前已经下降至40%,而规模养殖的比例已高达60%。


相关分类
请在电脑上注册登陆 网址:https://www.zxb2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