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如今,市场竞争加剧,如何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成为各地政府及养殖户的头等大事。笔者在重庆綦江篆塘发现,与其他地区不同,这里俨然成了特色养殖基地。东南亚的眼镜蛇、东北的梅花鹿,以及山上跑的野猪,水里游的娃娃鱼等都在篆塘镇安家了,一条六七公里长的山沟里,汇集了各种特色养殖项目。
綦江篆塘眼镜蛇养殖
能达养蛇场负责人杨勋伦介绍称,自己早年在广东、广西蛇场打工,学到了一整套养眼镜蛇的技术,2008年他回家后就办起了眼镜蛇场。由于市场行情好,毒蛇销售供不应求,第一年他就赚了10万元左右,如今不但新建了4000多平方米的养殖场,而且规模也从以前的1000多条,发展到2万多条。
不过,杨勋伦也表示,发展特色养殖风险大,尤其是技术方面,更是要求极高。目前,他除了自己养殖眼镜蛇外,也收学徒,以不断推广这项养殖技术。
杨勋伦的发展模式,也让当地看到了特色养殖的发展潜力,随之各类特色养殖纷纷开展起来,如梅花鹿、野猪养殖、娃娃鱼等,这也让篆塘这个在传统农业籍籍无名的镇在重庆的名头响亮起来。如今,篆塘也加大了对特色养殖项目的招商引资力度。据介绍,预计明年底,蛇场年出栏规模将达15万至20万条,产值1亿元左右,成为全国最大的眼镜蛇养殖基地;梅花鹿年养殖量将保持在1000头以上,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同类养殖基地;用“放养”方式养殖野猪,年出栏量将超过1000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