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三农B2B网讯 近日,网友“清凉的溪水”在南国早报网晒自己买牛奶的经历,引起了网民热议和追捧。记者调查发现,邕城“鲜奶迷”的队伍日渐壮大,有些奶场甚至供不应求。
1月4日,南宁市水产畜牧兽医局相关负责人称,从监管制度上来说,市场上不允许销售生鲜奶,从监管质量上来说,养殖户的奶牛都是定期体检的,所以生鲜奶绝大部分是安全的。
网友:发现城郊奶牛场
由于家里订购的牛奶不受待见,“清凉的溪水”一直希望有更好的选择,前段时间,当朋友告诉他南宁市郊有生牛奶买时,他立刻带家人赶往奶牛场“考察”。
到达奶牛场时,主人已经挤好牛奶了,两桶牛奶有近100公斤,市民正在购买牛奶。“清凉的溪水”观察了一下奶牛的情况,发现它们正吃着玉米壳,“看来这牛奶确实是绿色食品,帮我装4公斤”。回到家后,他尝试着煮了喝,发现香气四溢。“真幸福啊,以后天天有鲜牛奶喝了。”他感慨说。
帖子图文并茂,引来众多网民围观。网友“叶叶9527”说,那花白的奶牛好熟悉,牛奶也非常香,“小时候喝过,至今回味无穷啊”;有网友对现挤的鲜牛奶赞不绝口,称他们已经是各个鲜奶场的常客了;有不少人向网友“清凉的溪水”打听奶牛场的地址和电话,希望前去购买。但也有一些网友提出疑问,这刚刚挤的牛奶,未经过消毒加工,能直接喝吗?
买生鲜奶渐成风气
2012年12月28日,记者两次来到该处调查走访,发现此处3家奶牛场都是敞开的牛栏,市民从江南大道上就可以以对牛栏的情况一览无余。牛栏的水泥地上,少有粪便。奶农周先生称,牛栏干净整洁也得益于市民的提醒和监督。
周先生养牛10年了,无论刮风下雨,每天凌晨4时必须起床,到淡村市场搜集菜贩们剥下的玉米壳、红萝卜皮、马蹄皮等,回来喂牛。他说,牛除了玉米壳外,还要吃牧草、玉米粉、麦麸、豆粕等杂食。在其他养牛场,记者发现,奶牛的食物大同小异,据知情人透露,南宁各大菜市的玉米壳、豆根等垃圾,却是奶农们争相抢捡的“宝贝”。网友“冬季里的春天”说,每天,都有一个奶牛场从他那里拉走很多豆根,要去喂奶牛,而他则从奶牛场得到新鲜牛奶。
在多个奶牛场,每到挤奶时间,都有远道而来市民排队购买。在某奶牛场,李先生购买新鲜牛奶已经有半年了,他用“放心”两个字概括了他的购奶的原因。他说,自己亲眼看到牛的生存环境和食物,又亲眼看着奶农挤出奶后,未添加任何物质,“吃起来确实要香浓很多”。
养殖户开心又为难
在采访过程中,各奶牛场均谢绝记者拍摄购奶照片,而“鲜奶迷”也担心相关部门干涉,以后买不到生鲜牛奶。
黄女士在意的是价格,因为鲜奶一公斤只要6元钱,只能买超市里两盒200毫升的牛奶;王先生说,他担心媒体报道后,相关部门以检测为由,阻止奶农出售鲜牛奶。
记者走访了南宁市多个奶牛场,发现不少养殖户的鲜奶成了“香饽饽”,甚至要电话预定,才能购买到牛奶。在某奶牛场,记者看到,有些奶牛怀孕了,而有些奶牛尚未长大,奶农称,一般来说,培育一头奶牛大概需要3年时间,但近年来,市民对鲜奶的需求却起来越多,这让奶农们欣喜之余,也多了一份为难。
一名拒绝透露姓名的奶农称,养殖户一般都和石埠、农大等奶厂签订了供奶协议,虽然对每日供多少量没有硬性规定,但原则上是不允许他们直接卖给市民的。但市民的购买热给奶农的收入带了惊喜,“市民的认可也让我们很有动力”。但越来越多的市民加入到购买鲜牛奶的队伍后,产奶少的时期,基本就只能满足市民的需求量,但奶农心里都明白,一旦不能向厂里供奶,后果就很严重,“产奶旺季一天就能挤400公斤的鲜牛奶,我们还得靠厂家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