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广东省阳春市乳业董事长董玉坤说:“羊奶产业的发展,关键在于奶源。牵牛要牵牛鼻子,那么牵羊也要牵羊鼻子。阳春乳业这几年谋划产业链前端,奶山羊养殖产业发展迅速。阳春乳业之所以快速发展,关键是先奶源,后市场这步棋走得对了,牵羊牵住了羊鼻子。”
记者走访发现,近几年,在阳春乳业的强力带动和扶持下,潍坊乃至周边地区,奶山羊养殖规模呈几何级数扩张,潍坊已经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奶山羊聚集洼地。
样本:一个村庄的“集体行动”
昌乐县鄌郚 镇孟家峪村是白浪河发源地,三面环山,水草丰美,适宜农牧业养殖。
日前,记者在孟家峪村碰到了正在建羊棚的丁杰,丁杰不是孟家峪村人,但在得知孟家峪村统一规划了120亩的奶山羊养殖小区后,立即找到了孟家峪村党支部书记王世喜,表达了他自己想进入小区养羊的想法,这一想法得到了王世喜的支持。
“养羊比种地强很多。”丁杰得出这样的结论,缘于其父亲养了6只奶山羊。“我父亲喂的那6只羊,膘肥体壮,产奶量也大,羊奶由鄌郚 镇西官庄村刘太成统一收购后送往阳春乳业,算下来一只羊一年净挣1500元。”
丁杰所说的刘太成是阳春乳业奶山羊专业合作社昌乐分社的社长。刘太成告诉记者,羊奶的巨大市场潜力让农民看到了奶山羊养殖的巨大利润空间,合作社的社员越来越多,现在他有3辆送奶卡车,每天源源不断地向阳春乳业输送新鲜羊奶。
在孟家峪奶山羊养殖小区,记者看到,丁杰的羊棚建设已近尾声,而在其羊棚前后,都是正在建设的标准化羊棚。“我这个羊棚270平方米,能养殖170只羊,投了5万元钱,我算账发现一年的时间就能回本。”丁杰告诉记者,就是这5万元的投资,也是阳春乳业提供的贴息贷款。
在孟家峪,养羊已经成为一种“集体行动”。王世喜是“领头羊”,目前养了80多只。他告诉记者,他们村总共有80多户,现在养羊的有70多户,基本上是“家家户户养羊”。
账本:“养羊防老”有了现实版
在孟家峪村,记者遇到了正在自家门前空地上放羊的王世泉。王世泉今年刚满60岁,眼下的农村,年轻人大量进入城市,许多像王世泉这个年龄的农民还在下地劳作。
“养羊比养儿强。”王世泉说,“在农村,如果儿子家里不宽裕,哪有钱给老人?养羊就不同了,每年有收入,养上10只羊,一年能挣万把块钱,老两口花不了,不用跟孩子要一分钱。”
“养羊防老”在孟家峪村找到了现实版。“养羊是个"死账",喂多少料,挤多少奶,产多少崽,都摆在那儿。按一胎产两个羊崽算,一只奶山羊一年下来,怎么也得纯收入1500块钱。”董玉坤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
记者在安丘市柘山镇阳春乳业10万只奶山羊养殖基地见到养殖户解连荣时,他正赶着羊群在一大片干草地上放羊。
“去年6月份,我就进了基地,现在养了200多只羊,已经产奶的已经有100多只,一只羊一年净剩1500块钱,一年下来,我的收入能达到20万元。”一说起羊,解连荣满脸都是笑。
模式:奶山羊养殖带富一方百姓
奶源是阳春乳业的根。董玉坤告诉记者,这几年,阳春乳业做的最大的一件事就是养羊。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从2008年开始,阳春乳业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养殖户+银行”的五位一体模式,已在潍坊及周边市发展奶山羊合作社57个,养殖户5300户,存栏奶山羊超过36万只。
去年,阳春乳业又在安丘市柘山镇启动了 “10万只奶山羊养殖基地”建设项目。目前,该项目已经投入运营,其辐射带动效应遍及整个潍坊南部地区,甚至是与潍坊南部相邻的其他市,正在带动更多的农民,特别是山区农民创业致富。
“我们有意识地引导农民立足农村,通过奶山羊养殖项目创业,就是为了把农村有志青年留在农村,甚至把一些已经离开农村的青年吸引回农村。在农村创业,在农村致富,从而增强农村的生机和活力,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董玉坤这样告诉记者。
有了丰富的奶源,阳春乳业倾力打造的羊奶产业就有了源头活水。截至目前,阳春羊奶系列产品已经销往全国26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销售收入节节攀升。阳春羊奶正在迅速成长为中国羊奶的领军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