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1月5日,记者前往四川省筠连县联合苗族乡革新村采访村党支部书记郭仕勇,他告诉记者,“养殖园在去年出栏兔子有4万余只,产值达140多万元,养兔子还是蛮划算的。”2012年以来,该村 “格蔸坝生态兔残疾人养殖园”一直发展的不错,更多的村民加入养殖园来发展养兔行业,肉兔养殖成了该村农户、尤其是残疾人致富的主要产业之一。
格蔸坝生态兔残疾人养殖园是在筠连县正兴兔业专业合作社的牵头引领下建立的。2008年,家住联合乡革新村三组小郭从外打工回到家乡,开始养殖兔子自主创业。经过不断的实践,郭正积累了一套完整兔子生态养殖经验。2010年,他申请注册成立了筠连县正兴兔业专业合作社,并带领村上残疾群众建起格蔸坝生态兔残疾人养殖园。
“目前养殖园建成兔舍1000余平方米,年可出栏兔子6万只。”小郭介绍,养殖园目前养殖的兔子有6个品种,现正在引种“德国花巨”(又名熊猫兔),这种兔子体型粗短,毛色为白底黑花,品质非常好,是兔中“熊猫”,适宜规模兔场、专业户、农户饲养。“引种成功后,养殖园今后将以"熊猫兔"养殖为主。”小郭说。
“养兔子有搞头,一只的利润有10块钱左右,村民们养殖兔子的积极性非常高。”郭仕勇告诉记者,目前已有15名残疾人及家属加入合作社入园养兔,其它村民已通过培训掌握了相关养殖技术,将发展兔子养殖。郭仕勇说,该村发展壮大兔子产业条件已经成熟,一是养殖园技术人员的兔子繁殖、疾病防疫、饲养等技术已相当成熟,一般一窝兔子产仔可达到8只以上,且断奶后成活率达95%以上;二是有各级各部门的关心和支持,销售市场已经打开。2013年,将通过"合作社+农户"的养殖模式,发展壮大养殖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