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三农B2B网讯 近两年,似乎元旦后国内乳业市场总有波动,一季度价格上扬成了惯例动作。去年12月,国内部分乳企就上调了旗下产品价格,云南本土乳企雪兰的奶卡由原来的54元/张上调到72元/张,涨幅达到33%。神农分析师董建青表示,由于企业生产成本压力向市场销售价格传导一般会滞后2个月~3个月,由此推断,今年第一季度始,市场乳制品价格将全面上涨。
近年来,国内乳企产品提价时,对消费者的解释均为“各类原材料价格上涨,奶源紧缺。”新希望雪兰公司副总经理李权生介绍说,涨价正是成本迅速增加所致。
乳品的价格主要是受生产成本的影响,而原料奶的价格是决定生产成本的主要因素,原料奶的成本约占乳品总生产成本的60%。2012年中国原料奶价格已经维持着高位水平,每吨约3260元~3350元,同比增长了3%,乳品企生产成本压力明显的增大。
而今年以来,饲料价格持续上涨,迫使奶牛养殖成本相应增加,人工和其他相关材料成本的步步推高,也是奶价上升的幕后推手。采访中,不少业内人士预测,春节过后国内会有更多的乳企加入涨价的行列。
李权生还提到,“在云南牛奶难收,整体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从而也导致收购价不断攀升。”这种情况并非云南独有,整个国内市场生鲜奶供应都远远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据艾格农业分析师介绍,去年,中国生鲜奶类总产量约4000万吨,而国内生产加工液态奶、奶粉等乳制品折合所需原料奶量约4350万吨,奶源缺口高达350万吨左右,是导致全年生鲜奶价格高位运行,且远高于全球牛奶均价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