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1月23日,西藏自治区政协十届一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召开,冉仕平等12名政协委员分别就项目管理、工业经济发展、市场体系建设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这些意见和建议将为有关行业政策决策提供参考。
会上,政协委员、那曲地区政协主席江村旺扎谈到“加大扶持力度、推进环境友好型牦牛产业发展”时说,那曲地区地处青藏高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区核心地带,牦牛一直是支撑藏北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畜种,牦牛产业也是藏北经济结构中的优势产业。因此,希望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推进环境友好型牦牛产业发展。
江村旺扎介绍,目前那曲地区11个县的牧户都饲养牦牛,在中东部各县和班戈县南部环纳木错湖周围、安多南部,牧户牦牛的饲养比例很高,并已形成了嘉黎县娘亚牛、巴青县本塔牛、聂荣县查乌拉牛和申扎县矮脚牛四大优质牦牛品种。近年来,在聂荣县、那曲县实施的冬季牦牛保暖补饲、短期育肥出栏的“金牦牛”科技工程让藏北草原畜牧业走上了奶牛、肉牛专业养殖,提升单位产量的路子。聂荣县色庆乡帕玉村实施“金牦牛”工程以来,村合作组织通过销售牦牛肉、奶制品和牲畜皮毛等产品,累计创收55万余元,让帕玉村的村民摘掉了“穷帽子”,走上了致富路。截至2012年底,那曲地区牦牛存栏总数达195.5万头,占西藏全区牦牛存栏总量的38.7%,年出栏牦牛39.01万头,加上牦牛肉和牛奶的收入,42万牧民群众人均增收2400元。如果算上皮张、牛绒等副产品的收入,人均增收超过3000元,占农牧民牧业收入的40%。
江村旺扎说,近年来,藏北地区牧户饲养牦牛多沿袭传统方式,靠天养畜,造成规模小、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单位产量低、良种选育程度低、产出率低,以及产业建设起步晚、起点低、价值定位低等问题;对此,江村旺扎提出促进藏北牦牛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在扩大实施“金牦牛”工程的乡镇,建立“金牦牛”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指导牧户采用专业养殖技术饲养奶牛、肉牛,完善疫病防治体制等;打造藏北特色牦牛名优品牌,以品牌闯市场,培养牦牛产业龙头企业,立足羌塘净山、净水、净土的区域优势和资源优势,向绿色、特色和有机高端产品发展,形成有规模、有质量的生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