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三农B2B网讯 江西省永修县吴城镇位于鄱阳湖湿地候鸟自然保护区中心,风光秀丽,候鸟各异,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但多年来血吸虫病肆虐横行,当地居民深受其害,2012年,当地政府启动了“以机代牛、封洲禁牧”的血吸虫病防治工程,要求当地养牛户淘汰掉血吸虫病重要污染源“耕牛”,由政府拨付专项资金对农户损失予以补偿,该项惠民政策深受老百姓支持,但有少部分人利欲熏心,对耕牛政府补偿款动起了歪点子。2013年4月3日,江西省永修县公安局破获一起养牛大户骗取政府补偿款的刑事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3名,追回补偿款105750元,严厉打击涉嫌骗取政府耕牛补偿款违法犯罪行为,保障了血吸虫防治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
淘汰耕牛重现永修
4月1日,永修县公安局刑警大队接到吴城镇政府工作人员报案,称在永修县九合乡和恒丰企业集团交界处一地名叫“公司墩”的大片草洲上,发现了大概有200来头佩带有吴城镇政府特制耳标的耕牛在悠闲地吃着草,怀疑是2012年12月被淘汰处理掉的耕牛。
民警接案后,立刻派人对该批耕牛的来源进行了调查,经走访蓄牧局,并经核实比对耳标,发现该批耕牛属于吴城镇养牛大户熊某仔父子所有。据政府工作人员介绍,去年12月份,熊某仔父子和吴城镇政府签订了自愿淘汰耕牛协议,承诺处理掉耕牛,并于12月19日,在当地政府及村委会的眼皮底下,已经将该批耕牛卖给了来自江西省星子县的两位男子,工作人员当时亲眼见到两牛贩子支付了一百多万卖牛款给熊某仔父子,并且将该批耕牛赶离了永修县境内,在确定牛已经被处理掉的情况下,镇政府已经按大牛每头1000元,小牛每头500元的标准支付了一半补偿款约105750元给熊华仔父子。
放牧人无法自圆其说
已经卖往星子的耕牛怎么又回到永修了呢,永修县公安局刑警大队办案人员敏锐地判断这是一起骗取补偿款的案件,大队马上成立专案组开展了调查,办案人员赶往九合,找到了放牧人淦某贵,经调查,淦某贵系九合乡杨柳村村民,以务农为业,家庭经济情况比较拮据,不具备买下这批耕牛的经济能力。经传唤淦某贵,淦某贵交待该牛是一位雇主以每月3000元的工资交给其放牧。当问到雇主是谁时,淦沉默不语,当办案人员指出这批牛是其岳父熊某仔所有时,他坚决予以否认,办案人员没有气馁,出示了大量的旁证材料,淦某贵的心理防线被击溃,他最终承认牛群是熊某仔父子交给其放牧,除每月3000元的工资外,他还拥有牛群一小部分股份。
精心设计骗局终被破
拿下淦某贵的口供后,办案人员乘胜追击,依法对熊某仔和其子熊某华进行了传唤,两犯罪嫌疑人在确凿的证据前无可抵赖,竹筒倒豆子一五一十地交待了行骗经过:
熊某仔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养牛,最初从永修县吴城镇周边县市及德安县收购牛群,多年后,他停止收购,依靠群内繁殖的方式慢慢扩大养殖规模,到2012年底,他拥有耕牛233头,价值100余万元,是当地首屈一指的养牛大户。
2012年底,吴城镇政府要求农户以自愿方式淘汰耕牛,并明确淘汰方法有两种,一是将耕牛在当地屠宰,以出售牛肉的方式淘汰掉。第二种是找到买主,将耕牛卖离吴城湿地,但政府为避免农户作假,提出要求无论哪种方法在执行时,必须要有吴城镇政府工作人员和当地村委会干部到场。
熊某仔父子因为多年养牛发家致富,觉得把牛淘汰掉不合算,但是又垂涎于丰厚的补偿款,他们经过密谋,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好法子:请来两个星子人,让他们假扮牛贩子当着工作人员的面表演双簧戏,假装完成耕牛买卖交易。在离开工作人员视线后,他们偷偷把牛交给自家亲戚淦某贵,由其牵到永修县九合乡放养。
就在他们洋洋得意,自以为得计,等着政府把另外105750元款打到帐上时,哪想到东窗事发,熊某仔、熊某华、淦某贵三人现均被刑事拘留,该案在进一步审理当中。(以上均用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