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三农B2B网讯 广安市广安区方坪乡长河村六组,有一名现年38岁的返乡民工陈刚。他在内蒙古搞建筑期间学到了肉羊养殖技术,2010年返回家乡后养殖山羊创业,2012年将自己的山羊免费送给30多户贫困户托养,去年家家收入超过两万元。陈刚被当地誉为致富能手,被推荐为村级后备干部。
收入3万单身汉迎来说媒人
最近,广安区方坪乡长河村9组62岁的单身汉张正田心里乐开了花。他掰着指头算了一下,去年至今,他托养陈刚的28头种羊收入近3万元,最近有好几个媒人上门提亲,准备给他介绍老伴。
“以前家里穷,媒人连门都不上,现在富了,有人提亲,感觉自己有尊严了。要感谢陈刚,为我找到了一条致富路。免费把羊儿让我养,出栏后对半分成。”提起陈刚,张正田赞不绝口。
“陈刚拿种羊给我们养,不要本钱,赚的钱一人一半,技术方面由他提供。去年我托养了30头种羊,大约赚了2万多元,今年收入会更可观。”朝建村村民黄意茂也是在陈刚的帮助下,开始了自己的养殖之路。
以前,黄意茂养过猪和小家禽,由于缺少技术,收益仅能保本,全家人始终在贫困边缘挣扎。
有了技术上的保障,黄意茂的家庭养殖场迅速发展起来,他也尝到了养羊带来的甜头,走上了致富路。
[page]
托养分成业主农户实现双赢
张正田、黄意茂口中的陈刚,就是方坪乡长河村六组返乡民工陈刚。
因为家贫,陈刚13岁就开始补鞋,18岁到上海、浙江等地搞建筑,30岁开始在“遍地是牛羊”的内蒙古搞建筑小包工。在停工期间,他不是与工友打牌闲逛,而是与妻子来到临近的肉羊养殖场学习养殖技术。
2010年,学到养殖技术的陈刚回到家乡,在当地政府和畜牧部门支持下建起一家养殖场。经过两年多的发展,目前他的养殖场已初具规模,种羊由刚开始的几十头发展到现在的600多头。
“山羊养殖成本低,以吃草为主,农村留守老人和贫困户均可以饲养,所以我决定先从贫困户开始。”随着自己的养殖规模不断扩大,陈刚将种羊免费发放给愿意养羊的贫困户,并为他们提供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治等技术,出栏后统一出售。除去成本后,他与贫困户按5:5的比例分成,不仅扩大了自身养殖规模,也带动了贫困户增收致富。